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政务要闻 正文
二七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隆重开幕
来源:二七发布   时间:2024-01-24 15:31  

640(1).jpg

1月23日上午,二七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黄科大附中音乐厅隆重开幕。来自全区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认真履行职责,积极谋划我区新一年经济和社会发展新蓝图。

8时30分,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樊惠林主持并宣布大会开幕,全体起立,会场响起雄壮的国歌。

樊惠林、吕安民、虎荣鑫、刘建峰、 周国堂、朱志刚、张建森、刘子科、孙兴伟、杨振河等主席团成员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641(1).jpg

大会应到代表296人,实到 262人,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

会议听取了虎荣鑫同志所作的二七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和二七区人民政府2023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办理情况和2024年度候选项目情况的报告;听取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吕安民所作的二七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听取区人民法院院长张志勇所作的二七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听取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李俊华所作的二七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642(1).jpg

政府工作报告共分三个部分:一、2023年工作回顾;二、2024年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三、2024年工作安排。

报告指出,2023年,二七区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提振发展信心、加快产业升级、防范化解风险、夯实民生保障,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4%。再次入选全国“综合实力、投资潜力、创新创业、绿色发展”四个百强区,成功融入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开放创新联动区;社区发展治理案例入选全国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二七经开区再次荣获河南省开发区建设金星奖,获评“河南省最具特色现代食品产业开发区”;二七商圈入选全国示范智慧商圈,成为全省首个国家级示范智慧商圈;樱桃沟景区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乡)镇;二七投控公司成功获评AA+主体信用等级;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获评河南省“五星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高质量建设现代化美好二七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报告中指出,2023年,经济实现回升向好。项目投资支撑有力。全区360个千万元以上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70.4亿元;70个项目顺利实现开工;45个省市重点建设项目投资完成率达103%;114项联审联批事项全部完成审批。消费市场日益活跃。培育升级沉浸式文商旅综合体中铁·泰和里、中心城区最大的古建群落碧波园古玩文化艺术广场等7个文商旅消费集聚区。全区全年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4.95亿元。区政府发放600万消费券撬动消费潜力,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350余场。经贸合作持续扩大。电子商务交易额约146亿元,同比增长8%;跨境电商交易额同比增长11%。致欧家居作为郑州市首个跨境电商“独角兽”企业,成功挂牌上市,获评“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产业步伐更加坚定。聚焦“乐业”工程,围绕“双轮驱动”产业发展路径,制定和实施“1+1+12”推进体系,谋划推动“三区三轴”产业空间布局,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纷纷落地实施。嵩山路科创产业发展轴,加快推进总投资591亿元的项目31个;大学路健康及生活服务发展轴,加快推进总投资396亿元的项目31个;京广路总部楼宇经济和特色商业发展轴,正在推进总投资365亿元的项目35个。招商势头更加强劲。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14次带队赴京津冀等地考察招商,小分队外出招商40余次,实地考察对接中安信资、中电科芯片、清雷科技等企业80余家,洽谈智能医药产业园等项目73个。发布各类招商线索1000余条,累计对接企业400多家,新签约大有微生物产业园等产业项目46个,签约额258亿元。资源盘活更加有效。精准盘活商务楼宇6.5万平方米、商业底商17.4万平方米,新引进楼宇企业232家,全口径税收完成10.3亿元;发展活力持续释放。创新动能激活力。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14%、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44.9%,技术合同成交额达44.74亿元。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引领型平台1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家、高新技术企业78家、科技型企业63家,河南郑航孵化器、星创谷科技企业孵化器获得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郑投科技创新园获得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郑州科技学院大学科技园获批省级大学科技园。改革动能提效力。“一网通办、一次办成”政务服务改革扎实推进,426个事项实现“网上掌上同步办理”,即来即办事项达799项、居市内五区第一,首个营商环境监测点正式启用,实现“10分钟政务服务圈”全覆盖。深化财政制度改革,构建“三位一体”财政资金开源节流监管新体系。惠企动能聚合力。举办“四项对接”活动28场。加强上市后备企业分梯队管理及培育服务,已形成境内外上市企业2家、省定上市后备企业5家、市定上市后备企业34家。新增市场主体3.75万户,新增“四上”企业108家,完成“个转企”107户;城市品质全面提升。城市更新精准推进。精准谋划运作城市更新项目25个,全年完成投资117.95亿元,其中,二七广场下穿隧道竣工通行、二七广场南广场和德化步行街区亮化绿化美化改造完成;古玩文化片区、米房文化时尚创意园项目改造等项目有序推进。城市面貌精准改善。建成通车市政道路15条约15.7公里,新建公共停车泊位2.3万个、加氢站2座。完成老旧小区改造58个。359个灾后恢复重建和能力提升项目已全部完工,郭家咀水库重建项目安全度汛。生态环境精准治理。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年优良天243天,排名全市城区组第一;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群众福祉持续增进。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79.7%。新增城镇就业2.04万人。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职业技能培训3.69万人,新增技能人才4.5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7万人。建成养老服务床位近4000张,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总数达145个,获批“河南省医养结合示范区”。新增公办中小学5所,新增优质学位5760个,新增公办幼儿园4所,学前教育普惠率达96.65%。实施健身设施补短板行动,建成三级健身中心55处,新建智能健身驿站2个、笼式足球场2个、新建全民健身路径20条个。安居工程持续攻坚。制定和实施群众安置“1+7”工作体系、保交楼“一楼一策一银行一专班”工作方案。基本建成81.93万平方米安置房、收购5321套存量房、盘活3003套公租房用于群众安置,湾刘、郭小寨、台郭3个村集体土地上80余万平方米原址安置项目实质性开工,省征收安置问题整改台账的53个项目已结案销号20个;“1+3+N”租房补贴政策平稳落地,实现了群众住房需求与财政资金精准使用的有力统筹,得到群众的支持和理解,2023年共发放无房群众租房补贴1.64亿元。全区保交楼项目均实现有序施工,已交付14个项目1.5万套房屋;积极推进“交房即发证”工作,已办证3个项目3794套房屋。社会大局持续稳定。认真制定政府债务风险化解方案,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重点风险防范化解能力不断提升。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要求和双重预防机制,扎实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实现事故起数、受伤人数“双下降”。持续深化平安二七建设,有机融合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治理体系。人和路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获评全省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扎实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治安综合整治、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等专项行动,群众安全感有效提升。

报告提出,二七区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一丝不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严格依法行政,认真履职尽责,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各方面监督,自觉执行区人大决议决定,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10件、政协委员提案184件,办结率、满意率均100%。

报告指出,2023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区上下万众一心、拼搏进取、团结奋斗的结果。向全区各族人民,向参与二七建设的劳动者,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及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二七区改革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还指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我们将直面问题,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做法,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改进解决。

报告提出,2024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左右,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节能减排、环保等约束性指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报告提出了2024年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一是投资消费相互促进,推动经济量质齐升。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增强有实效的招商;二是瞄准新产业新赛道,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质增效现代服务业、全力推动健康医疗业、聚合升级智能制造业、延链突破现代食品业;三是深化改革开放创新,积蓄强劲发展动能。强化创新驱动、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四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加快城市提级扩能。有序实施城市有机更新、全面提升城市建管水平、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五是聚焦群众关心关切,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高质量建设美好教育、持续建设健康城区、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繁荣发展文体事业;六是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抓好“安居”工程、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643(1).jpg

吕安民在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说,2023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区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强化政治担当、始终坚守为民情怀、全力服务发展大局,圆满完成区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高质量建设现代化美好二七作出了积极贡献。

吕安民指出,一年来,常委会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上始终旗帜鲜明、行动有力。全年开展党组政治理论学习23次、机关党支部主题学习35次。坚持从讲政治的高度谋划和推进人大工作,向区委请示报告11次,作出决议决定10项,任免地方国家机关人员261人,听取专项工作报告14次,开展视察25次、执法检查4次、满意度测评4次,推动区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听取审议预算、审计、债务等报告,依法批准2022年财政决算和2023年预算调整方案、政府债务限额方案。听取审议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报告,对工业、商务、文旅融合等工作进行视察。听取审议区政府重点民生实事办理落实情况报告,人代会票决出的十件实事圆满完成。110件代表建议均按期办结。对政务服务、居家养老、社区发展、信访稳定等工作进行调研,提出对策、建议48条,主动参与配合市人大立法工作,召开立法调研会、座谈会、论证会12场次,征求意见建议58条。依法确定区法院人民陪审员名额210名,任命人民陪审员207名。对区法院诉源治理、区检察院源头防范治理酒驾类危险驾驶犯罪等工作开展调研,督促司法机关以诉源治理促基层善治。召开信访工作座谈会,信访案件均按时办结完毕。推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信息化建设,实现省立法与备案审查工作平台在各镇办的全覆盖。将马寨镇人大郑州科技学院代表联络站高标准打造成省级全过程人民民主示范点,在省级示范点推荐中获得郑州市最高分;对136个代表联络站进行迭代升级,深入推行居民议事会议制度,票选出就学、就医、养老等107件民生实事。各级人大代表累计进站1100余人次,接待走访选民(群众)3160余人次,收集群众意见和问题780余条,帮助群众解决困难426个,架空线缆移除入地、建设智能压缩垃圾中转站等一批民生实事得到了有效解决。吕安民指出,常委会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擦亮新时代人大工作的底色。加强党的建设,促进作风转变;加强联系指导,夯实基层基础;加强学习宣传,树立良好形象。吕安民在报告中提出,2024年区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锚定高质量建设现代化美好二七总目标,牢牢把握“安居”“乐业”两大工程和“双轮驱动”的基本路径,聚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忠实履行法定职责,更好发挥代表作用,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美好二七建设新篇章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644(1).jpg

张志勇在报告中说,2023年,区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43098件,审执结40169件,收结案同比分别增长24.19%和23.87%,为高质量建设现代化美好二七提供坚实的司法服务和保障。2024年区法院将坚持能动司法理念,抓牢提质增效主线,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加快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着力做好五方面工作:加强政治建设,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绝对领导;忠诚履职尽责,助推平安二七高水平建设;围绕中心大局,全力服务保障二七高质量发展;始终心怀人民,努力提升司法服务能力水平;持续正风肃纪,全力以赴打造过硬法院铁军。奋勇争先,持续发力,为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二七实践新篇章贡献司法力量。

645(1).jpg

李俊华在报告中说,2023年,区检察院紧紧围绕区委整体部署,各项检察工作实现新进步、新发展。连续保持全国文明单位、全国青少年维权岗称号,先后荣获全国检察宣传先进单位、郑州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郑州市清廉机关建设优秀示范点、全市先进基层检察院、全市检察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等20余项集体荣誉,干警荣获全国行政检察业务能手、全省检察业务专家等30余项个人荣誉。2024年,区检察院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区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主动融入新时期区委整体部署,坚决服从区委指挥,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锚定“争先进、创一流”目标,不断推动司法理念、履职方式、检察管理、监督能力现代化,以高质效检察履职助力高质量建设现代化美好二七。

大会书面审查了《二七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二七区202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表决通过了大会选举办法(草案)、2024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区人大代表票决办法(草案)。

出席政协二七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和区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列席会议,大会还特邀了区四大班子离退休的老领导列席会议。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