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启动,社区返程人员增加。为此,近日,二七区试点了“电子封条”——智能门磁系统,居民开门社区就收到提醒,有效守住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
“滴滴滴,1207室房门打开,请立即处理。”近日,大学路街道康桥华城社区党支部书记刘俊的手机震了起来。他掏出一看,原来是钉钉推送的一条“报警”信息,提示社区内一户正居家隔离的居民打开了大门。经电话询问,原来这户居民刚刚开门扔垃圾,人并未离家。
大学路街道有了新方法,二七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在康桥华城社区试点安装智能门磁系统。在需要隔离的人员家门口贴上门磁,就可以实现对居家隔离人员的24小时监管和服务。
二七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门磁采用胶粘方式,以物联网网络为基础,无须布线,以钉钉政务平台融合门磁报警装置的方式,通过在钉钉系统上预先录入隔离人员的家庭成员、往返信息、隔离期限等基本信息,可以实现门磁对门的开关状态监控。
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说,别看这是“小玩意”,对疫情防控可是大用途,无论隔离人员开门还是关门,设备都会报警,将隔离人员的信息通知到社区工作人员,通过钉钉平台的信息直接拨打隔离人员的电话,有效弥补了钉钉实时监控的不足。当居家隔离人员14天或7天的隔离观察期结束后,可以取下重新编码,应用到下一户。
门磁装置装上后,隔离对象“前脚”开门,社区“后脚”就能收到报警提醒,有效解决了“人力不及、人力无法及”的疑难杂症,通过门磁系统,真正做到了实时监控,完善了智能化、精细化的社区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