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专项资金用于装备制造产业专利导航发展、选出18家与装备制造关联度高的企业作为试点、建立装备产业数据库、为企业培育专利信息分析人才……
2月4日,记者从二七经开区(集聚区)获悉,其知识产权专利导航工作已正式启动。此举旨在提升辖区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健全经开区知识产权全链条发展体系。
近年来,立足对外开放、科技创新两大发展核心,二七经开区(集聚区)申报获批了省级经开区、搭建了科创中心平台、布局建设了百万小微企业园(“园中园”),持续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着力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对外开放高地。
经开区的核心竞争力在企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自主知识产权。为此,二七经开区(集聚区)于2019年底申报并获批了郑州市第一批专利导航产业发展试验区,获批60万专项资金全部用于辖区装备制造产业专利导航发展——一方面,发掘有潜力的企业、发现产业链短板,科学统筹区域产业规划、科技招商、人才引进;另一方面,助力企业盘点自身知识产权,引导企业与科创要素精准匹配对接,推动企业完成产值从1000万到3000万再到1个亿的“蝶变”。
据悉,二七经开区(集聚区)目前已经按照相关政策和程序,通过公开招标、专家评审,选取确定了合适的服务单位。
下一步,将从辖区1200家企业内遴选出18家与装备制造关联度高的企业,尤其是科技型、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经开区装备制造示范性企业,参与本次知识产权导航发展试验区项目,最终形成企业微导航报告,并培育出1-2家进行高价值专利培育;3-5家进行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申报;1-2家进行省级知识产权企业申报;形成7个企业微导航报告,开展不少于 5 次专利导航培训,为每个参与企业培养最少2名专利信息分析利用人才。
同时,还将围绕“园中园”创建全市星级小微产业园目标任务,按照各“园中园”产业定位,通过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形成2-3个重点高端智能装备知识产权(产业)全景图、经开区装备产业数据库以及知识产权推进战略,为各园区确定一个较为清晰的技术发展导向,以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推动经开区高质量发展,利用知识产权制度开展国际合作和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