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政务要闻 正文
落实市委全会精神,二七区这么做:抓实高质量发展"八个发力点”
来源:二七发布   时间:2020-07-30 18:02  
7月30日,二七区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召开。会议指出,下半年及今后一段时间,全区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和郑州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树牢新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围绕城市“中优”“西美”功能定位,以市委“一个方向、三个坚持、五个更加注重、六字要求、八个方面工作”为统揽,持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持续深化“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新城区”目标内涵,持续提升“品质二七、田园二七、温暖二七”发展路径,抓实高质量发展“八个发力点”,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7月30日,二七区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召开。会议指出,下半年及今后一段时间,全区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和郑州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树牢新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围绕城市“中优”“西美”功能定位,以市委“一个方向、三个坚持、五个更加注重、六字要求、八个方面工作”为统揽,持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持续深化“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新城区”目标内涵,持续提升“品质二七、田园二七、温暖二七”发展路径,抓实高质量发展“八个发力点”,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抓牢常态化疫情防控,抓实“三送一强”活动、聚焦重点企业提供一对一贴身服务,抓好区域长远精进发展,抢抓郑州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调整的重大机遇、高标准编制二七区“十四五”规划和各专项规划。
树立产业链思维,探索实施“链长制”。紧盯项目建设增实力,全力推进33个省市重点项目、22个出彩项目、260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紧盯高质量发展制造业,坚持“园中园”模式,抓好中物科技园、数字包装总部产业园等项目。紧盯文旅融合发展,用三年时间,将二七商圈复兴、二七华侨城等项目打造成为具有国内影响力的文旅产品。紧盯促消费,进一步激活夜间经济,打造一批特色街区。
精准招商引资挖潜力。打好产业招商“主动仗”,全力引进一批“头部企业”、首店经济、产业链核心企业。借鉴长沙梅溪湖建设经验,强化凤湖智能新区、侯寨新老镇区等招商推介,打造高品质城市板块。
优化营商环境提效力。认真学习外地先进经验,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对资源要素的吸引力、集聚力,打造资金、项目、人才流向的洼地。
以六个核心板块打造城市发展动力源,按照“一年起步、三年初具雏形、五年基本成型”的目标,坚持基础设施先行、环境先行、主体功能先行,以标准更高、思路更远、落点更实的高品质规划为引领,确保在全市核心板块建设中走在前列。
二七商圈板块要聚焦形态更新、业态更新、功能更新,打造成落实城市“中优”布局的新坐标。康养产业板块要聚焦大健康产业全链条培育和招引,尽快形成宜养宜居宜业城市新模块。凤湖智能新区板块要聚焦“智能+制造”融合发展,尽快展现城市“西美”新风貌。华侨城文旅板块要聚焦生态修复、文化复兴、产业综合导入,全面打造“国家中心城市”新标杆。足球小镇板块要聚焦生态提升、体育文化、民俗文化,着力建设美丽经济、美丽乡村示范区。二七新区总部经济板块要聚焦高端商务、总部经济,高标准构建产城融合展示区。
以系统思维推进道路综合改造,全力推进“一环十横十纵”涉及我区10条道路、42条区管道路的改造提升,推动道路向街道转变、向美丽街区转变。精准用好道路改造腾出的5862亩产业用地及公共服务配套用地。
以群众需求导向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高质量完成297个改造任务;探索建设地下立体智能停车库,增加党群服务、物业服务和“一老一小”公共服务设施,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以美丽田园理念推进城乡结合部整治。深化落实“一个目标、三项机制、六项治理、六个美丽、六个专案”的“13666”举措,年底前,189个工程类项目完成70%以上,659个管理类项目全部完成,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家门口的新变化。
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全年创建优秀道路121条、卓越道路19条、极致道路7条,着力打造“整洁、有序、舒适、愉悦”的城市环境。
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遇,塑造林水相依、自然和谐、三生融合的现代田园风貌,打造文明城区新形象。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守牢“西美”底线;统筹全域生态建设,擦亮“西美”底色,将“生态+”融入产业发展、文化旅游、城市建设等各方面,加快推进凤湖生态休闲区、金水河生态修复工程、侯寨万亩森林公园等30个生态项目;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增强“西美”底蕴。
要坚持人民至上、民生为要,真正让“温暖二七”温暖每个群众。扩大保就业、保基本民生成效,让群众感受到更多“暖心”;围绕群众需求、回应群众关切,让群众生产生活更“放心”。加大公办幼儿园、中小学建设力度,全面推行名校托管模式,加快推进中小学午餐配餐、课后延时服务、校园周边200米安全区等全覆盖。抓好政府主导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布局建设,解决好基层卫生服务能力问题。优化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让群众感受到更多“贴心”;抓实社会安全稳定,让群众每天生活更“安心”。
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高效、更便捷、更舒心。探索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努力实现“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围绕全域可视化,建立“二七区基层治理服务智慧运营中心”。
创新推进“物业城市”,通过专业力量推动“建设管理服务”效能提升。搭建“城市空间整合服务”平台,把全区当作一个小区,打造一个五星级的家。
整合资源力量,夯实社会治理的基层基础。努力构建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政府公共服务为基础,社会组织、辖区公共单位与群众自治有效衔接,互为支撑的基层治理新模式。探索信用体系,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
围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抓好平台公司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土地制度改革等,让市场主体更加活跃。围绕高质量发展,把四个片区管委会作为经济主战场来抓,完善考核体系,深化政府招聘人员管理改革。围绕高品质城市建设,抓好投融资体制改革。围绕改善民生,抓好优质教育均衡化改革;推进社保卡转市民卡改革,加快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一人一卡一码”数字化服务体系。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