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正文
他山之石/温州市创新实施“数据得地365”预评审机制 提升土地要素保障质效
来源:河南营商环境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4-10-29 08:43  

温州市创新实施“数据得地365”预评审机制,在“向谁供地”上坚持3个条件,在“能否拿地”上设定6个标准,在“优先排序”上比拼5类指标,让企业“无感得地”,投资无忧。

 一、主要做法

(一)聚焦“向谁供”的问题。按照“公开公正、数据客观、指标量化、企业无感”的原则,创新出台“数据得地365”预评审工作指引。“3”即企业提出用地申请要符合的3个基本条件,分别是:①上年度产值超亿元和5000万元以上高成长型无自有生产用地(厂房)的工业企业;②上年度企业亩均综合评价为A、B类,且亩均税收不低于属地规上企业平均水平;③企业销售收入、税收近三年复合正增长。符合以上资格条件,明确拿地基本门槛。“6”即新增用地项目产出绩效要达到的6项指标要求,企业新增用地项目须承诺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亩均税收、单位能耗增加值、单位排放增加值、R&D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容积率等6项指标要高于省里要求。“5”即评价项目供地时序的5方面量化指标,包括企业成长指标、经济效益指标、技术创新指标、质量建设指标、转型升级指标等。以上指标均由部门直接提供,无须企业填报,做到让企业无感评审、无感得地。

(二)聚焦“怎么供”的问题。开发上线“工业用地数据得地365应用”,包括四大模块:“数据得地365”模块,系统将自动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并为每家企业绘制全景画像。“工业用地”模块,展示全市范围内可用工业用地的布局。“数字化配置”模块,能自动将企业与可用工业用地进行智能匹配,形成初步建议名单。“全周期管理”模块,统筹管理项目评审、供地、开工、建设、竣工、投产、达产、退出等8个环节。

(三)聚焦“谁来供”的问题。按照“县级包干、全市统筹”原则,对满足“数据得地365”要求且属地无法及时解决用地需求的企业,由市一级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通盘解决。

 二、改革成效

(一)构建了客观公正的供地机制。通过数据的无感评估,实现了从单一“以土地价格竞争为评判标准”到兼具“以经营业绩优劣为评判标准”的市场化配置导向转变,使有限土地资源向“发展前景好、产值增长快、亩均效益高”的优质企业集聚,土地产出绩效更高,产业结构更优化。

(二)激发了企业投资创业的热情。通过“数据得地365”预评审工作机制,优质中小企业看到了公平获取土地要素资源的稳定预期,极大坚定了企业扩大投资的信心、激发了企业创新创业的热情。半年来,通过该机制已向全市89个优质企业项目供应2283亩工业用地,成功撬动150亿元的民间资本投资,预计产值达200亿元,税收达12亿元。

(三)形成了示范引领的标杆效应。通过“365”刚性指标优化决策范式,实现了从“主观评价为主供地”到凭“数据比拼客观供地”的转变,企业“得”了发展空间,政府“得”了民心。“数据得地365”新机制已入选全省首批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成功打造浙江营商环境提升的“金名片”。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