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正文
夯实网格“微治理”汇聚治理“大能量”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24-08-05 08:38  

今年以来,二七区严格按照市委工作部署,聚焦“平安、幸福”“安居、乐业”总目标,不断探索优化网格治理新路径,推进“多彩”网格化管理模式,最大程度激发基层治理活力,以服务居民群众、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以实际行动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党建红”引领 织密基层服务网

综合考虑辖区院落分布、人口组成群众认同等因素,按照“界定清晰,规模适中、方便管理”的原则,京广路街道将辖区划分为111个三级网格、43个专属网格、845个微网格,实现管理单元最小化、服务效能最大化。坚持党建引领,将基层党建与网格化管理有机融合,实现网格党组织全覆盖,辐射带动“两代表一委员”“社工委”委员和成员、党员骨干、退役军人、业委会成员以及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等力量参与网格化服务管理,精心打造“社区党组织+网格党小组+网格员+志愿者+两代表一委员”多元参与的模式,激活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打造多元治理主体共治的全要素网格治理模式,实现力量在网格聚合、信息在网格采集、问题在网格解决、纠纷在网格化解、服务在网格提供。

“平安蓝”支撑 构筑基层和谐网

积极探索“网格+法治宣传”“网格+人民调解”方式,聚焦风险隐患排查化解,重点围绕邻里、婚恋、家庭等容易发生矛盾的领域进行走访排查,通过进小区宣传、入户走访、面对面交流、微信群宣传等形式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人群大排查,确保及时消除矛盾隐患,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一马路街道饮马池社区组建以社区民警、平安志愿者、社区民调员等为主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小分队,深入商场酒店、公共单位、沿街商户等排查化解各类安全隐患,积极搭建矛盾纠纷化解平台,扎实开展排查调解、法律服务、普法宣传等活动,通过定期走访入户、微信群征求意见等多种方式,排查调处辖区矛盾纠纷,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社区。金水源街道郭家咀社区借鉴“块抓条保”工作经验,充分践行新“枫桥经验”,建立“三级网格长+三级网格员(矛调员/劳动协管员/律师)+微网格长”铁三角队伍,联合街道5星司法所,帮助解决群众中的矛盾纠纷,由网格长牵头建立99个微信群,实时掌握三类网格内群众动态、了解网格内百姓的喜怒哀乐,回应百姓的疑难诉求。

“民生橙”覆盖 共绘基层幸福网

淮河路街道绿云社区探索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治理新路径,深化创新“1245”工作法,即,通过党建引领,建立“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楼栋示范岗”一核多元联动架构,发挥社区网格党群服务站和点点爱志愿服务站2个平台作用,运用项目管理、多元协同、积分激励和共治共享4项机制,构建线上“数据整合、互联互通、事件闭环、一网统管”+线下“网格优化、队伍精干、责任明晰、一格统服”的网格化治理体系,强化机制保障,规范网格运行。坚持“温暖温暖者”治理理念,链接社会资源,以服务换服务,提升网格温度,促进社会基层治理的提质增效,不断提升网格覆盖面、问题处置力、网格服务力和治理内动力,最终实现群众满意度的提升。

“科技绿”赋能 架起基层信息网

德化街街道把智慧化手段融入网格化治理工作,构建高效便民、数智赋能的二七商圈智慧管理平台,围绕商圈的管理、运营和应急保障三大要素,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技术,按照“一个平台、多口接入、服务四方”建设思路,搭建“1+3+N”系统架构,汇聚103个门禁监控、5个高空探头、1200路商场内部监控探头,综合运用无人机、视频巡查等手段,实时监测商圈人流量,实时预警处置各类突发情况,建立“网格员吹哨、网格长报到”的一站式事件处置机制,实现90%以上的事件都在网格内解决。2023年以来,依托商圈大数据分析结果,对亚细亚、无限城、百年德化等业态冲突多的地方进行指导协调,建立错位分层次的业态体系,使商圈各商业体由无序竞争变为错位互补,大大提高了商圈的整体热度和消费体验,在国庆、元旦、春节等假期全国热门商圈热度排行榜中,二七商圈多次荣登全国TOP10。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