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上午11时,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第十六场新闻发布会,通报疫情防控工作最新进展情况。
01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8月17日0:00—24:00,全市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138例,1例无症状感染者。以上病例均按要求实施集中治疗或隔离医学观察。
02新增11位确诊患者达到出院标准
新冠肺炎患者现状牵动人心。据介绍,经过医护人员精心治疗,继8月16日3名确诊患者出院后,8月17日又有11名确诊患者达到出院标准,转入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03第四轮重点人群核酸检测未检出异常
目前,郑州市第四轮全员核酸检测已全部结束,共检测1206.67万人,检出异常结果1例,为8月16日通报的境外输入病例愈后复阳患者。
各开发区、区县(市)在完成第四轮全员核酸检测和信息上报后,已分别启动第四轮重点人群检测工作。第四轮重点人群检测对象主要包括:市域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人员、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和集中隔离点的工作人员。其中,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人员采取1:1单采单检方式进行,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和集中隔离点工作人员采取5:1混检方式进行。
截至8月17日24时,第四轮重点人群累计采样80915人,检测80027人,未检出异常结果。
04疫苗接种坚持“知情自愿”、“应接尽接”
郑州市12~17周岁青少年新冠疫苗接种全面启动。截至8月17日24时,我市新冠病毒疫苗累计接种1528.14万剂次,其中第1剂841.38万剂次,第2剂661.03万剂次,第3剂25.74万剂次。
全市18岁以上人群接种第1剂809.32万人,接种率83.33%,12-17岁人群接种第1剂32.06万人,接种率34.41%。
12-17岁人群和18周岁以上人群一样,都是构筑免疫屏障的重点人群。因此,在学生本人和家长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应当坚持“应接尽接”和“自愿原则”相结合,积极接种、尽早接种。
05乘坐城市公交不需再提供核酸检测证明
根据郑州市前四轮全员核酸检测结果,自8月18日12时起,对全市疫情防控第18号通告中乘坐城市公交的有关规定进行调整,乘客乘坐城市公交时坚持扫码、戴口罩,不再提供核酸检测证明。
需要提醒的是,低风险地区和解除封控区域内的居民小区(村)仍要严格落实扫码、测温、戴口罩等措施,严禁各类集聚性活动,非生活必需场所继续暂时停业。
06新冠患者愈后复阳病例传染性减弱
8月16日,郑州市报告一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患者愈后复阳病例。对此,疾控专家表示,输入病例愈后复阳,这是传染病发展过程中较为少见的现象,但随着国内外疫情形势的不断变化,全国多地都有复阳病例的报道。
一旦有复阳病例的发生,我们仍然需要给与特别的关注,继续对病例进行隔离治疗。但通常来讲,新冠肺炎病例治愈复阳后传染性相比第一次减弱许多。国内专家普遍认为复阳是残余的病毒感染所造成的,根据目前的流行病学证据,由复阳导致的继续传播事件并不多见,在新冠肺炎传播过程中并不起很大的作用。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郑州市报告境外输入病例愈后复阳后,我们疾控部门第一时间对密接及次密接人员进行了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复阳病例居住及主要活动场所已进行终末消毒,同单元居民已实施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相关人员的核酸检测均为阴性,总的传播风险可防可控。
社会群众也不必恐慌,应继续按照当前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坚持手卫生、保持安全社交距离、接种疫苗,听从社区安排配合核酸检测。
07医疗废物全过程闭环消杀
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大量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如何妥善处置?疫情期间,郑州市生活垃圾按照“分级管理”、“四定一专线”、“五步消毒法”和“绿色通道”进行清运处理。截至目前,共处理生活垃圾104992吨,其中封闭区生活垃圾645.9吨。
对于封闭区,由封闭区域疫情防控领导小组防疫部门负责消杀;由属地街道办事处会同环卫部门在指定地点利用专用压缩车进行收集,填写消杀交接记录;由环卫部门专业清运队伍再次消杀后,使用专车运至垃圾焚烧厂焚烧处理,在清运、转运过程中确保垃圾不二次落地。封闭区的生活垃圾采用“定人、定车、定点、定时”进行收集,在焚烧电厂走“绿色通道”进行直接处理。
对于封控区,由属地街道办事处组织人员进行收集、消杀后转运至环卫中转站,在中转站再次进行消杀后,由环卫部门转运至垃圾焚烧厂处理。转运车辆严格按照“五步消毒法”(生活垃圾收集、进站、倾倒、处理、出站五个重点环节)进行消杀。
对于隔离点,按照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要求,对隔离点内非隔离人员、医务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经集中消杀后按一般生活垃圾处置。
对于其它区域,按照日常垃圾清运管理流程进行处置,严格落实“五步消毒法”,保证垃圾日产日清。
对于医疗废物,严格执行暂存间、转运桶、工作区域、转运车辆等7次消杀规定,确保转运安全。对隔离酒店、核酸检测点、第三方检测机构、定点医院等重点区域,安排专车专线收运后,由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进行无害化集中处置。医疗废物收集、装车、进厂、卸车、出厂五个重点环节全面落实全过程闭环消杀管理。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共处理医疗废物1771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