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二七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周”为契机,围绕“学思想 谋发展”“除陋习 树新风”“学雷锋 我行动 ”“送文艺 走基层”“送健康 进万家”五大主题,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一百余场文明实践活动,二七区通过“五个相守”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明实践样板。
文明相守,引领社会新风尚
3月5日,二七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河南省委直属机关工委、邮储银行河南省分行、河南省红十字基金会,在二七区侯寨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了一场“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应急救护培训活动,辖区100余名党员干部、居民群众参加。
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培训师桑振翔详细讲解了在紧急情况下应如何正确判断、快速反应、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并现场演示、教授心肺复苏(CPR)、海姆立克、创伤止血包扎、烧烫伤等急救处置,以及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方法。
“充电”完毕后,大家纷纷感慨,此次培训真是太实用了!它紧密结合实际情况,犹如一场及时雨,为大家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提供了有力的知识和技能支持。它不仅有效提升了大家的应急救援和自救互救能力,更在大家心中种下了一颗勇敢的种子,坚定了大家在危急时刻勇于伸出援手的决心和信心。
近日,二七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中街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中街街道交通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共同开展了“推动移风易俗 弘扬时代新风”主题活动。
活动中,社区工作人员向居民们详细介绍了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弊端以及移风易俗带来的好处,并耐心地为居民解答关于婚丧嫁娶的各种问题,引导居民转变观念,倡导“婚事新办、喜事简办”的健康生活理念,“为婚姻‘减负’,给幸福‘加分’”,以实际行动破旧立新,养成勤俭持家、厉行节约、勤劳致富的文明生活习惯。
在讨论环节,大家畅所欲言:“以往的婚礼、葬礼常常花费巨大,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现在提倡简约、文明的方式,反对铺张浪费,提倡厚养薄葬,做到孝敬在平时。”居民刘阿姨也认为:“确实应该改变一些旧的习俗了,大操大办不仅浪费钱,还很耗费精力。”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诉说着对往昔那些“讲究”的无奈,交流着对新风俗的向往与规划。
在现代社会中,法律知识对于每个公民来说都非常重要,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作为国家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份必须掌握的法律知识,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不仅有助于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还可以为社区营造更加和谐的环境。
近日,长江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辖区党员、微网格长等,通过民间借贷案例分析、自由辩论等形式举办了一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知识学习会”,向大家普及民法典的意义和价值。
学习后退休教师王大爷跟大家分享学习心得:借债要留痕,转账需谨慎!
文明相守,一起绘制美好画卷
3月7日,在二七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黄河科技学院的支持下,二七区长江东路第三小学组织开展了“春风摇曳巾帼志 趣味团建绽芳华”活动。
活动由“俄罗斯方块”“能量传输”“众星捧月”“旱地龙舟”等趣味游戏组成,平日里忙碌于教学和班级管理的老师们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欢乐盛宴中。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比赛落下帷幕,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实践活动非常有意义,不仅让大家感受到了节日的快乐,还让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do...re...mi...”“左手按弦,右手拨弦。”一声声美妙的音乐从金水源街道万荣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飘出,深受小区居民喜爱的尤克里里公益课正在进行。
课堂上,专业老师从尤克里里的起源、构造到基本演奏技巧,逐一向学员讲述,并带来了精彩的演奏示范,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对这门乐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目前,悠扬的琴声已成为万荣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文明相守,我们都是追“锋”人
3月5日下午,在绿城广场举行的学雷锋纪念日集中活动现场,大学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区人社局、区民政局、区卫健委、区司法局、二七消防救援大队等部门设置的专项服务区域,备受市民欢迎。
义诊义检区,白衣天使们端着“移动医疗车”闪亮登场,量血压血糖像变魔术,养生秘籍张口就来。最抢镜的要数穿梭在人群中的红马甲们,发健康手册的动作比发传单还熟练,简直就是行走的养生百科全书!
急救地摊展示区,红十字急救侠们直接把AED搬到街边,对着假人模特疯狂输出“心肺复苏SOP”。围观大爷大妈全程举着手机录像:“这课比黄金还值钱啊!”
便民服务区,Tony老师剪刀开挂剪出时尚发型,家电维修师傅化身“魔法师”,小电扇修好后还补刀:“姑娘你这台至少还能再战五年!”
防诈宣传区,志愿者拿着手机,结合真实案例,向老年人讲解最新的诈骗套路,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
政策咨询区,六边形战士人社局小姐姐,医疗就业政策张口就来,连家电补贴怎么领都讲得明明白白。现场直接变身“夸夸群”,大爷举着保温杯说:“你们这服务,比亲闺女还贴心!”
非遗展示区,剪纸达人现场秀“指尖魔术”,糖画师傅变出Q版雷锋头像,泥塑摊前排起长龙,引得众人直呼:“这手艺必须加鸡腿!”
3月7日上午,福华街街道新圃西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合活动室里人头攒动,来自郑州人民医院南院区的“白衣天使”们正为居民们送上最贴心的“健康大礼包”!
内外科专家坐镇把脉、妇科主任细心答疑、眼科医生带“放大镜”守护光明、彩超机彻查“隐藏健康雷区”……现场义诊台像磁石般吸引着居民。72岁的张阿姨特意带着体检报告来:“平时去医院要挂号排队,今天在家门口就能看这么多专家,真是太方便了!”
特别设立的“健康侦察兵”彩超区成为人气王。护士小刘笑着介绍:“我们为居民做了43人次腹部、甲状腺、乳腺检查,发现2例早期病变并及时建议就医。”正在做甲状腺检查的李先生感慨:“没想到社区活动能享受三甲医院的设备和技术!”
文明相守,美化环境我先行
3月5日,二七区樱桃沟景区变身大型真人版“雷锋学院”!管委会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携手区税务局,上演了一出税务蓝遇上志愿红的奇妙联动——“学雷锋 我行动”主题活动正式开课!
只见平日里雷厉风行的税务铁军扛起铲子秒变“园林艺术家”,文书小姐姐化身“插花大师”,连所长都戴上了草帽搞起了“微景观设计”。
这场别开生面的“春天改造计划”,不仅把背街小巷变成童话世界,更在游客朋友圈刷屏出圈,更有网友戏称:“这才是春天的正确打开方式!”
当粉蓝、鹅黄、草绿在水泥地上跳起踢踏舞,当球鞋与雨靴奏响8090年代的童年交响曲——长江路街道万达社区最近上演着魔幻现实主义场景:曾经堆满杂物的楼院角落,正变身全龄友好型“时空穿梭机”!
这个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物业联袂打造的“会说话的游乐场”,堪称当代网红打卡新地标。社区志愿者用建筑涂料施展“点石成金术”,把荒废地变成互动画布。最吸睛的要数那组会讲故事的彩色格子阵,当6岁的妞妞踩着粉红格子蹦出“一二三木头人”的童谣时,72岁的张奶奶突然从围观人群里杀出,带着孙女来了段即兴教学:“这才是标准河南方格步!”
这个春天,社区微信群里最火的表情包,已经从“抢车位大战”变成了各种魔性跳格子视频。而物业办公室窗台上,静静躺着二十多份手写的“游乐场改造建议”——有要加滑梯的、想画迷宫的,还有人认真提议在角落藏个“时光胶囊”,等二十年后再打开看看。
文明相守,文化传承话健康
3月5日,建中街街道幸福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武警河南总队医院共同开展“养生新图鉴:‘武林外传’之八段锦”公益活动,吸引了辖区30余名居民的热情参与。
“八段锦是我国传统的健身功法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较强的健身效果……”活动中,来自武警河南总队医院的专家为居民详细介绍了八段锦的由来和功效,并为大家演示了全套动作。活动结束后,居民王阿姨擦着汗说:“前两天还在网格群里冒泡说希望能学八段锦,没想到社区张罗的这么贴心,你看我这老腰杆子,现在做‘摇头摆尾去心火’都像小姑娘转圈圈!”说着又忍不住偷偷比划刚学的“调理脾胃须单举”,惹的周围邻居哈哈大笑。
近日,嵩山路街道锦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郑州大学青年志愿者团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扎染主题活动。
活动现场,志愿者从历史渊源到制作工艺,生动地讲述了扎染的基本知识,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同时,她们展示了精美的扎染成品,件件色彩斑斓、图案独特,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与创作热情。动手实践环节,大家充分发挥创意,折叠、捆扎布料,浸入染盆,当白布在手中逐渐蜕变,色彩与图案交融,孩子们惊叹不已。
3月7日,二七区鑫苑小学的走廊里飘着阵阵草木香,全体教职工在文化活动室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体验实践活动——亲手制作漆扇。
活动现场俨然变成了魔法实验室。当橙红色的桐油遇到蛋壳金箔时,会“啵”地溅起一串彩虹泡泡;用兔毛笔蘸着螺钿粉轻轻一扫,水面上顿时游动着闪烁的锦鲤。最有趣的要数“甩色”环节——老师们捏着扇骨在空中划出抛物线,漆液在空中凝结成晶莹的丝线,仿佛在跳着敦煌飞天舞。
“快看我的!”数学组王老师举着滴满朱砂漆的扇子惊呼。此刻她像位执着的调色师,正小心翼翼地用牙签挑着银粉,在水面画出细密的涟漪。“这是要画晚霞吗?”美术组的刘老师探头问道。“不,是给孩子们准备的‘星空密码’,数学题都藏在星座里呢!”众人会心一笑,平日里严肃讲台上绽放的笑容,此刻都浸在斑斓的漆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