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区“见缝插针”增设的机械立体泊位
郑州市城市管理局自3月29日起,兵分两路启动主城八区大调研活动,以期集思广益,高效治理“停车难”“停车乱”顽疾。3月31日上午,一路调研团队来到了二七区,实地走访辖区内“堵点”治理,并与居民代表,以及郑州市交警三支队、二七区停管中心、区城管执法大队、铭功路办事处、人民公园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座谈议策。
已审议通过5个停车场建设项目
郑州市二七区常住人口84.8万,机动车保有量约25万辆,且仍在持续攀升。辖区各类停车场947个,停车位共约23.8万个,停车难问题相对突出,且日益加剧。
二七区停管中心主任周松杰介绍,去年8月以来,二七区全面摸排,深挖停车资源,郑州市公用集团在二七区选定18个可建停车场地块,拟建泊位3122个。目前,区里正针对其中2个已收储地块,协调提早进场建设。
为鼓励辖区企业自建自给自足,二七区已审议通过5个停车场建设项目,可建2581个停车泊位,其中医院1个,企事业单位4个。同时该区拟申请发行智慧停车项目专项债资金,总计4.55亿元。其中涉及全区3500个道路停车泊位的高位视频建设,8处新建智能化立体车库、2934个停车泊位项目。
“我们要求以办事处为单位,摸清每个路段周边的停车泊位总量、固定停车需求总量,测算出停车位静态缺口量。摸清辖区城市广场、公园绿地、河渠两岸、建筑空地、边角地块、废品收购站、大杂院、违建、平面变立体等可建停车场空间。”二七区停管中心副主任孔真告诉记者,深挖潜力的同时,他们正根据路段周边单位停车场布局,协调小区拿出白天时段空余车位,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内部停车场拿出夜间时段空余车位,压减内部停车,腾出空余车位对外共享,打造共享停车试点。
街道、社区治乱解难有“妙计”
“缺口越大,基层治理工作越是要求精细。”二七区城市管理执法大队副大队长王崇安向记者举例详解了一些街道、社区的治乱解难“三十六计”。
位于二七区开发路与漓江路西南侧的联合花园小区,居民1697户,车辆970台,规划停车位622个,缺口300多个。因泊位紧张,以前停放杂乱无章。二七区因地制宜,通过调整绿化布局、优化小区内外道路施划、增设机械立体泊位等办法,新增车位318个,保证业主“一户一证一车”有序停放。
针对航海路、大学路、淮河路、淮南街合围的“重灾区”,区城管局和停管中心邀请郑州市公安局交管局科研所实地勘察。该区域周边法院、中小学、幼儿园、居民楼、商企“扎堆”,市民购物、接送学生、就医、休闲、停车等各类出行状况烦琐复杂,加上淮河路人和路向东因地铁施工无法通行,大量车流人流拥入人和路、政通路,高峰时段更是一团麻。城管执法、停车管理与警方科研部门联手会诊,通过设置单行道、调整红绿灯、挪移公交站牌、强化执法引导等一系列综合治理,情况已大为好转。
针对非机动车治理,淮河路街道探索性推出“三色管理”精准“破题”。所谓“三色”,即以色划块,居民商户停放白色区域、共享单车停放黄色区域、快递外卖车辆停放蓝色区域。利用单位对员工的约束管理,精准引导车辆规范停放,以点带面带动群众自觉“归位”。
开展“全民选址”活动征集建议
二七区停管中心办公室负责人李允飞告诉记者,去年10月,二七区就车主们普遍关心的停车价格问题,率先推出了首小时免费停车活动。他们还倡导全区215家经营性停车场“眼光放长远”,便民让利实现“双赢”,一时间得到了停车场和众车主的热切反响,其中107家停车场,还特意推出半价包月优惠,“薄利多销”让车主真正得到了实惠。后由于疫情原因,优惠让利活动一度搁浅。眼下,停管中心有意总结经验,将这件好事实事持续下去。
李允飞还说,由停管中心具体统筹,目前正在辖区开展“全民选址”活动,主动引导群众参与停车场选址,发动群众想办法出主意,现已收到有效可行好建议29条。
郑州市城管局:“一点一议、一点一策”精治共治
当日,郑州市城管局停管处副处长康焴博带队先后走访了政通路人和路升龙国际、铭功路人民公园西门两个治理难点。调研团队认真听取群众呼声,倾听基层管理人员治理心得。
康焴博告诉记者,这次大调研要完成市内八区“停车难、停车乱”问题的摸底,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实行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着力打通“停车难、停车乱”问题堵点淤点难点。
“下一步,我们也会加强道路路内停车泊位管理,推行停车差异化收费办法,用价格杠杆驱动停车‘短停快走’。同时提升智慧停车平台建设力度,尽快实现停车信息一张网、缴费一码通等功能,对全市公共备案停车场、共享停车场和道路泊位实时信息实现‘一网统管’,以绣花精神‘一点一议、一点一策’精治共治‘停车难、停车乱’。”康焴博说,“在走访中,我们也发现一些缓解停车难做得比较好的典型示范点,下一步,我们也将形成可借鉴经验,推广至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