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关注 正文
我为群众办实事|二七区淮河路街道:“五民工程”着力打造“五心楼院”,老旧小区变身和美小院
来源:二七发布   时间:2021-11-29 16:16  

“以前党校的老同事嫌这里太旧都搬走了,现在看到改造后的新面貌又想搬回来,看到崭新的党员活动室和门球场,感觉到党校的美好回忆又回来了!”家住淮河路街道政通社区人和路6号院的老党员王凤英在谈到楼院变化时激动地说道。

据悉,二七区淮河路街道人和路6号院始建于1986年,隶属于市委党校家属院,市委党校20年前搬离后给居民留下了操场、职工宿舍、废弃花棚等空间。随着时间推移,操场被居民作为菜地进行了开垦,废弃职工宿舍被部分居民当成了杂物间,路面因年久失修坑洼不平,院内休息小广场因无人打理杂草丛生......面对此种情况,淮河路街道从“五民工程”着力,把这个拥有近四十年历史的老楼院改造成了“生活环境舒心、治安环境安心、便民服务贴心、邻里帮扶热心、文化氛围欢心”的“五心楼院”。

红色引领顺民意由街道党工委书记牵头,副书记具体负责,成立工作专班,社区书记抽调精兵强将进驻楼院;充分发挥“一核多元”组织体系作用,组建包含社区直管党员、市委党校离退休党支部党员、在职党员在内的楼院党支部;采用“就地驻扎 廊道议事”,每天深入楼院快速推进工作;走进老干部、老党员、老居民家中征集楼院故事和党校历史文化,实现老旧楼院“面子”“里子”双提升。

走家串户听民情在前期改造过程中,街道与公共单位、群众代表等多次沟通协商,在15天内完成了废弃阳光花房、废弃宿舍等2000余平方米的违建拆除工作。在工程推进过程中,街道多次组织召开楼院党支部、施工方、监理方、党员群众代表四方联席会,确保居民困扰有人答、施工质量有保障、问题反馈有监管,居民自主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尊重民意解民结

社区围绕改造项目及内容,针对不同异议问题不定期召开社区旧改联席会,按照楼院实际情况,制定“一院一案”的具体措施,结合居民诉求做出精细化、针对性改造方案,从保护老紫藤树到精雕细琢每一处楼院小景,从增加门球场座椅到增设健康步道,从设立党校回忆角到打造党群睦邻坊......居民的点滴小心愿都融入到改造项目中“成真”了。居民从不解、猜测到理解、支持,大家气顺了、心齐了,获得感、幸福感提升了。

示范带动聚民力

在社区的发动下,楼院一批老党员纷纷主动担当,积极充当“四大员”,即政策宣传员、信息收集员、行动引领员、质量监督员,在拆除违建、组织动员群众等工作中走在前、作表率。在他们的共同参与下,相继解决了违章建筑拆除、老树砍伐路面拓宽等重点、难点问题,群众参与率达到80%以上,实现了“宣传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目标。

真心解困暖民心

在改造中,针对家庭困难的居民,社区在充分发挥邻里帮扶作用的同时,积极为他们送上生活必需品。热心残疾人李老师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因协助施工方砸墙摔伤了手,社区第一时间给他送上药品、牛奶等慰问品;尹老师的儿子患有抑郁症,常年一个人在废弃职工宿舍住,因废弃宿舍要拆除,他要失去自己的“小天地”,社区及时联系心理医生做工作,让他住回他母亲的房子,并定期到他家中走访、了解思想动态,真正做到老旧小区改造有速度更有温度。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淮河路街道坚持从群众需求出发,以‘五民工程’换取的不仅仅是‘五心楼院’,更是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基层治理的活力和街道党组织的凝聚力,推动了治理模式从‘靠社区管’向‘自治共管’的转变。”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冬介绍道。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