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关注 正文
郑州“中优”与“西美”叠加在此!看看,这里6个核心板块如何发力?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时间:2020-03-30 15:14  
3月30日,记者从郑州二七区召开的区委十一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上获悉,该区聚焦“中优”“西美”的功能定位,将着重6个核心板块发力。

3月30日,记者从郑州二七区召开的区委十一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上获悉,该区聚焦“中优”“西美”的功能定位,将着重6个核心板块发力。

据统计,全年二七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7亿元,增长1.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7亿元,增长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1%。连续4年荣获全市综合考核工作优秀单位,在全国“综合实力、投资潜力、创新创业、绿色发展”四个百强区中的排名持续上升。

据介绍,二七区将以二七商圈有机更新为“一号工程”,树立形态风貌美、业态品质高、文化特色浓的城市复兴标杆。统筹抓好36个重大项目、15项重点工作,推进文化复兴、产业复兴、魅力复兴,通过五年的时间,实现整个区域的脱胎换骨、凤凰涅槃。

高标准谋划推进二七商圈、康养产业板块、金水河源板块、新二七中心板块、凤湖智能新区板块、足球小镇板块等6个核心板块。坚持规划引领,突出产业主导,按照“一年起步、三年初具雏形、五年基本成型”的时间表规划建设。康养产业板块,引进国内外先进医疗资源,发展体育、健康、养生、养老等产业;金水河源板块,加快推进二七华侨城、二七文化艺术中心等产业项目,建设特色文旅集聚地;新二七中心板块,大力发展高端商务、总部经济、结算中心等高端业态,尽快形成现代服务业集聚中心;凤湖智能新区板块,导入现代商贸、文体娱乐、高端酒店等配套产业,打造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的产城融合示范区;足球小镇板块,深化“乡村振兴+田园小镇+美丽乡村”建设,打造既传承历史文化、又符合现代生活需求的美丽经济示范区。

以项目建设为带动,用项目撑起二七发展的“脊梁”。盯紧22个出彩项目,全力推进实施260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开阔思路,强化定向招商、以商招商、依托风投招商、大数据招商。聚焦主导产业提升“质量”,坚持“园中园”模式,突出以大企业培育大产业,高质量发展现代服务业。

以形态风貌塑造为抓手,建设舒适愉悦、宜居宜业的魅力城区。推进45条道路改造提升,高质量完成357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建设竹韵申河等18个城乡结合部综合改造示范“亮点”;用好街道物业化管理,依托“数字郑州”城市大脑项目,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加快城乡路网、智慧网络、供水网络、供电体系和生态体系建设,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

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一网通办、一次办成”,确保今年高频服务事项至少300项一次办成;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树牢“专业化+店小二”服务理念;优化人才环境,创新招才引智常态化机制,加快人才公寓建设,让人才进得来、落下去、稳得住、能乐业。

以美丽生态建设为基础,对生态建设做“加法”,污染防治做“减法”。高质量推进凤湖生态休闲区等重大项目,构建“自然风光+二七文化+慢生活”的休闲生态系统,抓好生态屏障、生态廊道、公园、游园、绿道建设。下大力气调整优化产业、能源、运输、用地结构,强化联防联控和区域共治,倒逼产业结构转型;抓好车辆运输污染整治、工地扬尘治理、“散乱污”企业治理等工作。

着眼大民生,聚焦小细节,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完善“温暖二七”工作机制,构建“资源统筹、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平台支撑、数据共享”的慈善体系,精准有效服务困难群众。新建中小学6所、新增公办幼儿园13所;全面实施“名校托管”“一校多区”等集团化办学模式,做好在校午餐、课后服务等工作,加强校园周边200米安全区建设。不断完善梯次型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文化服务中心、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等项目建设,全面布局政府主导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探索“互联网+基层治理”模式,推动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迈向智能化、精细化。建立群众诉求全天候响应机制。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