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路街道紧邻郑州火车站,属于典型的“省会中心区、商业核心区、交通枢纽区、老旧居民区”等“四区”重叠地带,总面积0.46平方公里,下辖2个社区,总户数1249户,常住人口2960人,辖区现有18家大小(商)市场、20家酒店宾馆,1所学校(盲聋哑学校)。辖区寸土寸金,传统商贸业集聚,作为商圈内的兄弟办事处,在二七商圈德化街“书记项目”推进中,一马路街道将全力做好各项工作的支持、服务和保障,和商圈区域化党建联席成员单位协调联动、形成合力,全力协助德化街街道“打造二七商圈区域化党建联建共进馆、打造青年人才活力街区、打造二七广场新地标”,创新采取“三聚焦三提升”举措,真正实现党建引领聚合力、共绘商圈“同心圆”的良好局面。
一、聚焦“微网格”力量发动,提升非公党建新活力
在创新划分“商业网格”的基础上,统筹发动“微网格”多元力量,坚持把支部建在网格上,不断深化“党建+网格+治理”模式,把商场市场、企业门店等商业居民纳入辖区微网格员队伍,鼓励和倡导网格人员、商户亮身份、亮职责,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强大合力。借鉴“学讲评”工作机制成功经验,积极搭建平台,把每月10日定为“微网格议事日,促进“群众说事、民主议事、合力干事、居民评事”,收集群众意见,解决居民诉求。针对辖区流动人员众多、商圈物流行业发达的现状,聘请外卖骑手、快递员等兼任“移动微网格员”,让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真正融入网格治理。同时,强化活动赋能,依托非公党建联盟阵地和二七商圈区域化党建联建共进馆开展各项活动,与德化街街道、铭功路街道等联席成员单位共商共议、形成联动,定期开展理论学习、网格化工作交流、开展支部联建等,为万象城、世贸商城等不同辖区的龙头企业搭建互学互鉴平台,实现党建引领下的非公企业共建联建新局面。
二、聚焦“五星”支部打造,提升宜业兴业幸福度
充分发挥“五星”支部创建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抓手作用,计划面向辖区生产经营主体开展“最佳商户”大评比活动,依据客户投诉率、网格安全排查配合度、占道经营治理、环境卫生等情况一季度一评比,颁发荣誉证书努力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坚持把调查研究与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围绕商户关切、企业关注、发展所需等重点方面,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大调研大走访大服务大解题”活动,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带头,带动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助企纾困、助企转型、助企升级,多措并举做好企业服务工作,持续性开展党员先锋助力、政策落地申报、广告宣传投放、商场周边交通保障等各项助企活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辖区商圈市场提档升级、稳步发展。
三、聚焦青年人才引进,提升创新创业软环境
依托二七商圈丰富的文旅、商业资源,充分发挥辖区流动党员服务站和人才驿站的平台作用,与区人才办、区人社局等部门主动对接,适时开展二七商圈专场招聘活动,为各类人才提供岗位推荐、职业能力测评、劳动权益维护等服务,为辖区各类企业提供招聘信息发布、直播带岗、企业探岗等平台,实现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精准对接,支持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真正实现优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同时,强化项目支撑作用,紧扣招商引资“1234”工作法,围绕全区“破题开局、换道转型”总思路,把青年人才引进纳入班子会重要议事日程,着力加强专业招商队伍建设,定时调度、挂图作战,力促“老商圈”焕发“新活力”,通过开展青年人才和交流会活动,为辖区青年人才成长搭建平台,同步完善项目通报机制、讲评机制、落地机制、典型带动机制,有效为辖区企业各类人才出巢舞动、同向齐飞搭建更高平台、提供坚强保障。截至目前,街道共引进并报送青年人才367名,认定数281名,占区级划定年度目标任务数的93.7%,为打造二七商圈“青年人才活力街区”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