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决胜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德化街街道坚持党建引领,以外防境外、国内重点疫区输入为导向,以提振企业信心、助推复工复产为目标,始终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方,推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双胜利。
党建聚力,先锋先行。疫情所指,党旗所向,组织号召,党员报到。德化街街道党工委靠前指挥,统筹谋划,着力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上的战斗堡垒作用。夯实组织堡垒,织密红色防控。街道对辖区10个疫情防控卡点的党员干部、党员志愿者合理调配,组建疫情防控卡点临时党支部2个,保证每个卡点至少2名党员,并抽调30余名党员成立党员突击队,号召商户党员带头落实“十户联防”,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着力商圈党建,强化联防联控。街道依托商圈党建联盟,发挥党建指导员作用,对辖区粤海酒店、迪信通、亚细亚商场等非公党组织企业,强化“点对点”服务,推广实施“1234”复工防控工作法,突出党员带头,组建4个专班,设立党员先锋岗,严格闭环管控,通过联防联控,确保复工防疫“两手抓两手硬”。鉴证初心使命,集聚红色温暖。组织辖区党组织、党员、非公企业通过联防联控、爱心捐赠等形式纷纷助力疫情防控。目前,辖区10余家非公党组织企业捐赠了方便面、火腿肠、84消毒液、酒精、棉服等物资和钱款,在党员自愿捐款活动中,辖区近200名党员纷纷慷慨解囊。
科技防控,高效复工。为严格防控对境外、国内重点地区的疫情输入,德化街街道以现代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等为支撑,从严从细精准防控,全面推进二七商圈复工复产工作,。智慧“千里眼”,全时空防控。街道充分发挥智慧“云平台”监管作用,利用安装在辖区重点部位的104个高清摄像头,实现图像传输、远程监督、动态掌控“三位一体”,通过一个个“千里眼”,精准覆盖辖区10个执勤卡点,抽调精干管理员24小时轮岗值班,实现辖区卡点、主要街道“尽收眼底”。专属“健康码”,轨迹化防控。街道推行落实居民健康码机制,在辖区10个防控卡点、近500家复工企业、商户的显著位置制作张贴居民健康码,通过大数据技术,按照分级分色落实管控措施,通过为每个企业、商户绑定专属“健康码”,更好地帮助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及复工企业及时掌握返郑、复工等相关人员行动轨迹和健康状况。体温“热成像”,关键人防控。街道指导德化无限城打造复工防控试点,协调企业配置高科技三脚架测温仪,利用远红外体温检测技术,通过摄像机拍摄人像,实时显示体温,若体温超过标准,机器会发出警告并拍照,通过现代信息技术,降低体温枪的出错率,提高人员测温效率,解决人员聚集和拥堵问题,进一步完善复工企业防控机制。
专班推进,快速复工。德化街街道依托网格分包机制,细化街道复工复产专班力量,通过“多身份”转换,强力助跑“三送一强”活动,加快推进辖区复工复产工作。当好“宣讲员”,送政策。由街道区域发展办公室联合税务、工商、卫生、人社等有关职能部门,对所有政策措施分产业、分行业归纳、整理、细分,提取“干货”,编印“三送一强”复工复产手册1000余份,送至企业、商户手中并做好解释指导。当好“店小二”,送服务。街道划分15个网格,由班子成员分包,每个网格开设复工复业热线电话,通过上门指导、建立微信群、制作复工流程图等服务形式,与企业、商户开展“一对一”全程服务,“手把手”指导企业、商户做好员工登记、承诺签订、日常消毒、顾客体温检测等疫情防控工作。目前,辖区400余家企业、门店已顺利复工复产。当好“大管家”,送要素。专班人员坚持每日至少两次巡查,检查日常消毒、体温检测等防控工作,及时了解防疫物资口罩、消毒液等配备情况,主动联系符合政策未复业的企业、商户,了解需求,摸清瓶颈,积极与有关职能部门沟通协调,实时跟踪,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目前,已为企业协调防疫口罩6500片、红外线测温设备1个、体温枪50把等防疫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