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部门动态 正文
二七区市场监管局创新实施“135工作法”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来源:二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时间:2020-07-28 16:11  
今年以来,二七区市场监管局紧扣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聚焦“四最”营商环境目标,以“创新机制、流程再造、压缩时限、优化服务”为抓手,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实施“135工作法”,统筹推进商事登记“一件事”办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强化“互联网+监管”等工作,极大优化了营商环境,激发了市场活力。

今年以来,二七区市场监管局紧扣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聚焦“四最”营商环境目标,以“创新机制、流程再造、压缩时限、优化服务”为抓手,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实施“135工作法”,统筹推进商事登记“一件事”办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强化“互联网+监管”等工作,极大优化了营商环境,激发了市场活力。

“1”即坚持一个中心。局党组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切实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到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始终。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完善营商环境工作机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营商环境工作,着力为市场松绑、为企业减负、为群众解忧,全面提升企业群众办事的便利度,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窗口”,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保障。在疫情防控期间,勇于担当、快速反应、主动作为、敢于亮剑,从严从重从快对大商超市京广路店哄抬白菜价格的违法行为,处以50万元的行政处罚,收到了良好效果和社会反响。企业复工复产期间实行“四个办”举措,开展“三送一强”活动,落实普降5%工商业用户电价惠企等政策,中国质量报、河南日报等各类媒体刊发我局优化营商环境新闻稿件76篇,编发简报102期。

“3”即实行三项举措。一是成立专班,抓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树牢“群众至上、企业至上”和“店小二”意识,成立营商办,抽调专人组成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负责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工作。建立局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营商办负责落实工作格局,层层传导压力、压紧压实责任,保证了全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二是服务发展,出台《服务经济发展十项措施》。推行重点企业分包制、政策松绑助项目落地等内容。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提出《关于支持众创空间发展的意见》,进行“集群登记”。开辟绿色通道,特事特办,提供延时服务、节假日特色服务等,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缩短了审核时间,优化了营商环境。三是精准服务,办好企业群众“一件事”。持续创新服务举措,优化办事流程,通过登记窗口建设,特色化服务,调整登记模式,按照“1+X”模式完成“一件事”办理流程,建立全程电子化登记工作日反馈和月通报机制等系列便利化措施,实现企业开办一个工作日完成,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创业创新活力。目前,我局企业开办全程电子化登记率达95%以上。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区各类市场主体115816户,其中企业46555户,个体69261户。今年上半年,新增市场主体11023户,其中企业4439户,个体6584户。

“5”建立五项机制。一是推行“容缺受理”机制。当申请人在办理设立和变更登记时,在必要件齐全、部分辅助件欠缺的情况下,可以先行进行容缺受理,充分发挥“绿色通道”作用,大大提升了企业群众的满意度。二是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制定抽查事项清单,建立完善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一次性执法检查,完成多个检查事项,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使政府监管效能最大化,企业减负最大化。三是推行监督检查机制。建立营商环境督查工作办法,落实监督责任,发挥纪检监察职责作用,以企业和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标准,对营商环境工作开展督查问效。四是实行优化营商环境考核机制。根据《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郑州市营商环境评价实施方案》,制定全局优化营商环境考核办法,以评促改,以改促优。五是推行优化营商环境奖惩机制。强化激励机制,对于为优化营商环境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将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优化营商环境职责履行不到位、工作推动不力的,将予以问责,实行考核结果与年度绩效考核、评先树优挂钩。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