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走进二七 人文历史 民俗风情 正文
节日和民间文艺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   时间:2018/10/08  

春节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天长日久,逐渐形成了一些过春节的习俗。春节有大年初一(正月初一)起五更放鞭炮的习俗,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爆竹声辞旧迎新。于是,零时之后,到处爆竹齐鸣。南宋出现用草纸裹火药扎成卷形的鞭炮。从此,燃放爆竹逐步演变为放鞭炮,并延续21世纪。1994年11月5日,郑州市《禁放烟花爆竹条例》颁布。12月1日起郑州北环以南、107国道以西市区。2007年,郑州市的禁放地区部分开禁,在春节期间又可以放炮了。

正月初一早晨,人们都早早起来吃饺子,其中有一个饺子中包有小钱,相传吃着这种饺子的人会全年幸运。吃过饺子后,人们都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辈带领若干族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一家人聚在一起相互祝贺。

春节拜年时,如果晚辈给长辈拜年,从前跪下磕一个头,后来是鞠躬,祝长辈安康长寿,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过去,村民家里生活不宽裕。小孩的口袋里也没有零花钱。只有到了逢年过节的时候,孩子们才能吃到一些可口的食物,尤其是在过年的时候,小孩才能得到大人给的压岁钱。

迎春

郑州民间传统时令节日。迎春仪式原是在立春的前一日举行,后来改在立春当日。立春前10日,州县长官即督促各乡村整办各种物品,并选集社火班子扮演社火,如昭君出塞、学士登瀛、张仙打弹、西施采莲等等,谓之“演春”。至立春之日,县令沐浴更衣,身穿素服,率众僚属在社火前引下,步行往东郊迎春,隶卒抬土牛随后。士女乡民跟随观看,竞以麦豆掷打土牛,人山人海,填途塞巷。每过官府豪门,则致祝福颂扬之语,谓之“说春”。至东郊,摆上供晶香烛,象征春牛的土牛放供桌前,县令率众官员磕头礼拜,祭神迎春,祈求丰收,衙役扮的句芒神举鞭打碎土牛,遂把彩鞭、土牛分送官绅贤达,谓之“送春”。妇女们争扯春幡、春笺等,折成燕蝶之形佩挂身上。然后回衙举筵,以粉皮及7种生菜陈放筵间,叫作“春盘”。人们以春饼(即薄面饼)裹生菜食之,叫作“咬春”。因此,立春也习惯称作“打春”。从此日起,春耕开始。20世纪30年代以后,鞭打春牛的迎春仪式渐失,但各种迎春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如迎春社火、演戏、放电影、文艺表演、联欢会、茶话会、赛诗会等,迎接新一年春天的到来。

破五节

又称“泼污节”,郑州民间传统节日。时间是正月初五,是日家家包饺子,放鞭炮,敬神祭祖,活动之盛仅次于正月初一,所以也称作“小年下”。“破五”意思就是打破过年以来的禁忌,从初一开始,人们一般不大干活。头年除夕,妇女把剪刀尺子用红线缠住,把纺花车、织布机放置起来,城市的暂歇下生意和工作,农村的把各样农具收拾存放,各家各户还禁忌向外倒垃圾泼污水(怕倒掉了福和财)。一过正月初五,这些禁忌便可统统破除,工厂开工,商店开业,男人妇女都开始工作干活,家中存积几天的垃圾和污水也要倒掉,故有人称其为“泼污节”。郑州西部有些人家还要举行“送穷灰”仪式,即初五凌晨,每产由家长把初一以来积存的垃圾炉灰送到村外路口,烧香祷告,口念:“穷,穷,你走吧,俺家没钱难打发。”然后,在附近麦田里抓上几把土,拿回家撒在院子里,叫“迎富贵”,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心理。当代这诸般禁忌仪式已逐渐破除,但“破五”吃饺子、放鞭炮、清垃圾的习俗还一直流行。

元宵节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古称“元夜”,或叫“元宵”,“元宵节”。上元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故称“元月宵夜”。道家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

早在汉代已有庆贺元宵之俗,唐代规模更为盛大。“元宵节”之夜,有赏灯、猜谜语的习俗。因张灯赏灯,元宵节也叫灯节,张灯悬谜,招引猜射,娱乐民众。谜灯有四面,三面贴题签,一面贴壁,此灯又名弹壁灯。猜中者揭签,获小礼品留念。

旧时,居民因贫困,做花灯的很少,但各家都有灯盏,用黄面蒸成灯盏,高约四厘米,直径三厘米的圆柱体。上面凹形注香油,用棉絮点燃,放门两边的门墩上或粮食囤里,鸡窝里,油尽自熄为止。

新中国成立后,郑州市政府也常在元宵之夜放烟火,大大地增加了节日气氛。生活逐渐富裕,街道挂有灯笼,孩子们也都提着小型灯笼玩。

天仓节

正月十九为天仓节,又叫添仓节,郑州民间传统节日。是民间祭祀仓神的节日,家家户户都用黄谷面蒸成灯盏,是日注入香油点燃,放置粮仓、粮囤及面缸、石磨、石碾、碓臼、水缸、门礅儿等处,摆供烧香,祭祀仓神,求其保佑五谷丰登,囤满仓实,生活富足。据说,玉皇大帝(老天爷)自初一过年下天界与民同乐,十九日要归天理事。所以在祭祀仓神的同时,也祭拜天爷,送神回天上理事。这一日,人们还要把燃亮的灯盏放置新媳妇室中的箱、柜、几案及床上床下,祝添男孩女娃。另外,马屋、牛棚、驴槽、猪圈、鸡窝等处也要放置灯盏,祈求六畜兴旺。所放灯盏油尽自灭,随村里的孩子捡去吃掉,意为小孩吃灯盏能身健体壮。这一日住娘家的媳妇都要回到夫家,谓之“添丁”,亦是祈求家中人丁兴旺之意。

龙抬头节

二月初二为龙抬头节,也叫春龙节、春花节,郑州民间传统节日。民间传说在唐朝武则天当政时期,因得罪玉皇大帝而被罚三年无雨,人间河千沟竭,树枯苗死,人们难以过活。司管天河的龙王心中不忍,在二月初二这天私自给人间降雨,因而受到责罚。人们用炒熟的玉米花、豆子供献龙王,报答其救命之恩,因此感动了玉皇大帝,允许龙王继续为人间降雨。以后二月二祭龙王,相沿下来成为节日。郑州民间祭祀龙王从二月初一就开始了,二月初一,古时为“中和节”,姻亲之间互送细面条,谓之“龙须面”。二月初二日农人休息一天,禁止挑水、动土。当家人于太阳未出之前起床,在院里院外用草木灰撒成很多圆形粮囤,中央放上小麦、大豆、高粱、谷子、芝麻、花生等,同时口中念:“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祈求当年风调雨顺,粮棉丰收。然后双手拿瓦片边拼打边说:“拼拼瓦,拼拼瓦,蝎子蚰蜒都没爪儿”。这天饭食多吃炒蛋、炒豆、炸玉米花、炸油食、摊煎饼等,意在将害虫脚爪煎掉;有的中午吃捞面条(叫龙须面),以捞住富贵禄寿。

二七大罢工纪念日

郑州地方性革命纪念日。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总工会在郑州“普乐园”成立,并举行京汉铁路总同盟大罢工。2月7日遭到反动军警血腥镇压,造成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以后每年2月7日,郑州各工会组织、青年组织、厂矿企业、机关、学校都要自发组织各种活动,纪念“二七”铁路工人运动。相沿成习,成为郑州地方性的革命节目。20世纪50年代以后,各工会组织及社会各界除举办纪念活动外,还要组织青少年到“二七”纪念堂、“二七”纪念塔参观,缅怀“二七”革命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三月三节

郑州民间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三月初三。传说上古时,轩辕黄帝于三月三日率臣民拜见天、地、人三皇,得三皇帮助而打败蚩尤,平定中原。以后每年三月三日人们都要登始祖山具茨峰,到黄帝祠、黄帝宫、轩辕故里去祭拜三皇和炎黄二帝,相沿成为节日,故又称“三皇节”,现在郑州广大地区仍流行三月三登山祭祀人文始祖的风俗。春秋时期,郑国为繁衍人口,发展生产,继承西周之“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奔者不禁”(《周礼·煤氏》)的作法,每年三月第一个上巳日,在溱水、洧水地区让青年男女自由聚会,濯污戏水,谈情说爱,形成一种独特的地方风俗。所以,古称“上巳节”,后来时间固定在三月初三日,习惯称作“三月三节”或“定情节”。现代三月三节男女苟合私奔之事已绝,但相会游春之俗仍然流行,1999年巩义浮戏山景区举办的“三月三拍手定情节”吸引了数万名游客。旧时郑州城内这一日又为“盲人节”,俗叫“瞎子节”,算卦盲人都聚集在郑州城隍庙内,庆贺节日。20世纪50年代后渐废。

清明节  

清明节系传统节日。据史书记载:“清明节”始于周朝,它是扫墓祭祀的节日,传说与介子推有关。介子推是春秋时代人,是重耳的谋士。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名叫重耳,公元前655年(晋献公22年),遭到后母骊姬的陷害,被赶出晋国,介子推、孤偃等一帮谋士武将,随重耳流亡他国,避难于外祖家狄人那里,一住就是12年,后到楚国、秦国。在困难时期,介子推曾自割其大腿之肉让重耳充饥。公元前637年,晋惠公死后,重耳继承王位,介子推见孤偃向重耳邀功并居功自傲,介子推羞与为伍,不辞而别,介子推就和母亲隐居于绵山(今山西介休)山中。晋文公重耳前往山中搜寻,皆未找见,为敦促介子推出山封官受赏,于是放火烧山,介子推到死不与重耳相见,坚决不出,在清明前一天,母子抱树被烧死。晋文公为悼念介子推,将该树做成木履,经常穿在足下,据说介子推抱木而死的树是棵柳树。“清明节”门上插柳枝以示不忘之意。为悼念介子推,禁止民间在介子推忌日(被烧死之日)生火做饭,只吃冷食,这就是“寒食”的来历,意思是“严禁烟火”。

因为要祭祀介子推,“寒食节”和“清明节”便联系在一起了。久而久之,只知道有“清明节”,把“寒食节”淡忘了。清明这天,上坟祭祖燃烧纸钱,为坟添土。上坟时间一般越早越好,晚一些的也必须在正午之前(相当于现在的 12点)。并故有“早清明,晚十月一”之说。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说。西周初期长江中下游一带居民有赛龙舟的习俗,后来固定在五月初五,渐渐演变成端午节。另一种传说为楚国民众为纪念伍子胥,而在五月初五举行赛龙舟等活动。

最广泛的一种说法是源于屈原。屈原,名平,战国末年楚国人(约公元前340~前278年),是爱国诗人,曾受到楚怀王的信任,官做楚国的“左徒”、“三闾大夫”。主张“联齐抗秦”,因秦国奸细挑拨和权贵者的陷害,使屈原遭到楚怀王的疏远和楚襄王的放逐,长期流放前沅湘一带。后来楚国郢都被秦兵攻破,他亲眼看到郢都残破,伤心地写下了《离骚》、《哀都》,充满了国亡家破之痛,于农历五月初五,投身汨罗江自杀。每逢此日,人们以竹筒贮米投江祭之。后发展为包粽子投江祭奠,逐步又演化为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又叫“端阳节”,因为五月初五,午时烈日当空,故以名之。此外,端午节又称蒲节(古时“端午节”用菖蒲冷酒以避暑“避毒”,因而得名)、午节(当日在五月,故曰“午节”)、重午节(这天月日均为五,故称重午节)、天中节(《梦深录》内有五月五日是天中节之说)。

芒种节

郑州农村传统节日。芒种为农时二十四节气之一,多在农历四月下旬或五月上旬,公历6月5日。这时麦子已收割登场,农家于麦场上设神农、后稷之神位,供以香椿、猪羊、美酒等祭品,跪拜祭祀。然后饮酒吃菜,一醉方休。谓感谢先农神保佑、庆夏粮丰收之意。20世纪50年代以后此节俗渐被废除。

天贶节  

农历六月初六为“天贶节”。居民这天一般要祭祖,吃饺子,晒衣服,谚云:六月六,晒蓑衣。

相传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攻入宋境。宋真宗赵恒在宰相寇准的劝说下,勉强答应亲至澶州(亦名澶渊郡,今河南濮阳)督战。后被辽军围困在澶州,较好地牵制了辽军的继续南侵,宋辽暂时处于相持阶段。第二年初,一向主和的宋真宗与辽订立了屈辱的“澶渊之盟”。作为辽军退兵的条件,宋答应每年贡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

“澶渊之盟”后,宋真宗“真龙天子”的威信不禁大打折扣。为了掩盖议和的耻辱,当年的农历六月初六,宋真宗宣称得到了上天赐给他一部天书,并定这天为天贶(赐、赠之意)节。接着,宋真宗还在泰山脚下的岱庙建造了一座规模宏大的殿堂,命名为“天贶殿”。

此后,每年六月初六天贶节这天,郑州一带都要举行非常隆重的焚香祭天活动。以感谢上苍赏赐天书之恩,并求天赐祥瑞,保民平安。宋朝之后,天贶节感谢上苍赐书的活动便不再举行。并逐步演变为老百姓自己的节日。

六月六日这天正值暑热天气,便于母曲发酵。百姓就在当日用新收的小麦做成麦曲,以备日后酿酒、造醋、做面酱之用。于是,这天又被称为“神曲节”。又因当天日照强度大,气温高。非常便于曝晒衣服尤其是多日不穿的棉衣,以免衣服发霉生虫。还有在当天晒衣服的习惯。于是,这天又被称为“晒衣节”。

立秋

郑州民间传统节日。立秋为农时二十四节气之一,多在农历七月上旬,公历8月7日。立秋之日,郑州民间男女都要佩戴楸叶,或者用石楠叶剪刻成花瓣形,簪插鬓角,以示秋天来临。有的地方以秋水冲服7粒赤小豆,俗称“避疟丹”,意谓可以避防疟疾。

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人称为“七夕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 。

此外七夕节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是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

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让自己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可谓是“中国的情人节”。

中元节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为民间传统节日——中元节。在此节日期间,民间一般要上坟烧纸、祭奠自己的先人,并行超度其它亡魂野鬼之事。于是,中元节在郑州民间又被俗称为“鬼节”。

关于中元节的由来,据传说是源于我国的道教。道教信奉神仙较多,其中即有三官神,为此,各地就建有许多“三官庙”。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相传“天官”正月十五出生,这天被称为“上元”;“地官”七月十五生,当天被称为“中元”;“水官”十月十五生,这天即为“下元”。“三官神”对人们可起“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的作用。随着道教思想的影响,古人便把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那么,七月十五便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中元节”,而十月十五则被称为“下元节”。

道教认为中元节这天,具有“赦罪”职能的地官要降临人间。根据人们的表现来分辩善恶,并以此来决定是应该惩罚或者赦免。这天可谓是关乎凡人祸福的重要一天。在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迷信风行的古代,人们对此“地官降临”的说法也深信不疑,对这天当然不会等闲视之。很自然地就会搞一些隆重的祭拜活动,甚至就连地方上的政府官员也不能“免俗”。

据民国5年(1916年)刘瑞璘所纂的《郑县志》记载:中元节“人家多持斋诵经,荐奠祖考。官府祭邑厉坛,谓之‘城隍出巡’。晚间,士女云集,填途塞巷。仪仗例如金瓜钺斧朝天蹬,半朝銮驾之属,人民有作马童者,有作囚徒者,有作地方鬼者,有顶枷者,有跪道者,腾跃百变,声音鼎沸,上下七八里间,地无寸隙。”当年,人们对中元节的重视,活动场面的热闹由此可见一斑。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科学的普及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七月十五“中元节” 这天“地官降临”的说法已经没有市场。于是,原来中元节中诸多迷信的习俗已基本不复存在,但人们还是都上坟烧纸,主要是表怀念已故亲人之意。

中秋节

中秋节,即农历八月十五。“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每逢中秋佳节”,民间有吃月饼的习俗,吃月饼的传说。

老百姓有“祭月、赏月”的习惯。祭月是在月亮升起后,露天设祭,供物有月饼、水果等,一般都是妇人主祭。人们亦称“园月儿”。

过去的月饼(亦称“中秋月饼”)谓之团圆饼,绘有宫蟾玉兔之形。一般祭毕分而食之,个别有留到除夕而食的。

现在月饼制作精细,种类繁多,因产地不同,各有特色,有广式、京式、宁式、滇式等月饼。馅的成分有豆沙、桂圆、枣泥、火腿、肉松等品种。中秋这天在外工作常回家看看,合家团聚,晚间吃饼赏月,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祭月者少,赏月者多。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即老人节,《易经》上记载:“以阳炎为九”,将“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阳重,故名重阳节。唐代诗人王维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在九九重阳节时,老人带领子孙游公园,登假山,取吉祥,既锻炼身体,又获游玩之乐。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又被定为“老人节”。当天常常组织老人活动,为老人办好事、实事,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十月一 

阴历十月初一,俗称“鬼节”、“十来一儿”,群众有白天上坟祭祖的习俗,为已经去世的上辈人及无嗣亡人送“钱”,送“寒”衣,感恩行善。新中国成立前,这天有上坟烧纸的旧俗,至今俗风未减。

冬至  

俗称“交九”,是全年白天最短的一天。按照我国的农历计法,每年冬至过后,就进入“数九”天了。所谓“数九天”,即从冬至次日起连续数到第八十一天止的这段时间。这期间,人们根据冬季气候的变化规律,又把它分为九段,每段九天,这就是人民通常所称的“一九、二九……九九”。“九九”过后,就到了“芊芊初傍兆蓠新”的深春时节。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古代人民曾以丰富多彩的生活创造出熠熠的民族文化,“数九”不能不说是民俗文化奇葩中的一枝。“数九歌”音韵和谐,念之朗朗上口。歌中唱道:“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据说这首歌流行于北方,用自然界某些生物的生态反映形象地展现“数九天”里气候的特点。

“交九”这天家家户户都兴吃饺子。相传“不吃饺子就会冻坏耳朵”。

腊八  

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在我国各民族中,过春节最长的要数汉族了。一般从腊月初八即“腊八节”,便拉开了春节的帷幕,有的地方称之为“小年”,也有的谓之“庆丰日”。时至今日祭城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每至初七之夜,人们便开始把家里盛产的大红枣、干柿饼、豇豆、绿豆、花生米、杏仁、莲子等干果杂粮各取少许浸泡上,到初八便早早的起来,加上小米、大米、白糖、红糖等,用水煮熟,全家老少欢欢喜喜吃上一顿“腊八粥”,庆贺丰收和预祝来年五谷丰登之意。旧时,“腊八粥”兴多做些,吃不完,每天兑水热着吃,直至二十三“祭灶”,说这就“接住气儿”了

“腊八粥”在古时亦称“七宝粥”、“五味粥”,史籍多有赞誉。“腊八粥”不仅是尽皆爱吃的小吃,而且上了宫廷之宴,曾得到清高祖的倡导,“腊八粥”的用料更加讲究。朝廷派专人采用好小米、黄米、江米、菱角、莲子等,加进红枣、栗子、核桃仁、瓜子、果脯、桂圆、葡萄干、青红丝等熬制成粥,味美而富含营养,就连皇上、后妃、王宫大臣也都乐食之。

相传“腊八”这一天是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圆寂的日子。每年这天,佛教寺院便以各色米谷、干果粥供佛,称“腊八粥”,而后施舍民众。由于旧时佛教信徒广布我国,这一活动逐步演变为民间习俗。

祭灶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人们称为“祭灶”,亦有称“小年”的。“祭灶”即祭“灶王爷”,(俗称 “老灶爷”)“祭灶”,即请请“老灶爷”上天。“老灶爷”一般贴在灶台(锅台)后面的墙上。过去,每逢腊月二十三日,家家都有“祭灶”的习俗。这一习俗是怎样来的,为什么要祭灶?据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往人间的特命全权大使,专事监督凡界人家的言行,年终要返回天宫向玉皇大帝述职,汇报他一年来的所见所闻。要是对他好,他上天言好事,回来降吉祥。要是对他不敬,便说尽一家的坏话,回来降祸殃。因此,人们都很敬畏他。在为他送行的时候,不仅要摆上供品,烧香叩头,老太太们还要带头轻轻地念叨着祭灶歌:“年年有个二十三,灶王老爷要上天,有白马,有草料,路途平安顺利到,供上糖果把你甜,玉皇面前进好言”。仪式进行到最后,人们再一次提出希望:“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灶王爷上天,有话实端,好话多说,闲话少言”。人们唯恐他在玉皇那里乱说人家坏话,在供品中还专门摆上芝麻糖,以便“粘”住他的嘴巴。相传“官祭三、民祭四、王八祭五、贼祭六”,可从来没有祭五、祭六的。

灶王爷的对联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横批是:“一家之主”。

除夕  

农历十二月三十晚上(如果当月为29天时,则在二十九)为除夕。“除夕”中的“除”字的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意是“日暮”,引申为“夜晚”。因而“除夕”便含有旧岁到此夕而除,明日即换新岁的意思。“除夕”就是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祭城村民在除夕这天都要有请神、贴春联、贴年画、放鞭炮、守岁等活动。

请神。旧时,买神像称请神,不能说买神。“除夕”下午,家家户户把新请的神供奉在神位上。

贴春联、门神。秦汉以前,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门左右两旁,以驱鬼压邪。唐代桃符已经流行。 

春节贴年画在祭城也很普遍,浓墨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三个年画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开斋节

又称大尔代节,伊斯兰教群众的节日。时间是每年的伊斯兰教历十月一日。按伊斯兰教教义规定,伊斯兰教历每年的九月为“斋月”,斋期一个月。在斋月期间,凡参加斋戒的伊斯兰教民,都要在黎明前凌晨3时左右禁食,直到日落后方可吃食,谓之“封斋”。斋月期满,即到伊斯兰教历十月一日,举行礼拜,进行开斋,故谓之“开斋节”。这一天,伊斯兰教男女群众从清晨起,沐浴盛装,齐集清真寺参加节日典礼,并备有油香、散子、麻花等传统清真食品,交纳天课,馈赠亲友,互相祝贺,或到祖先墓地游坟诵经。

宰牲节

回族群众的节日。时间是每年的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每年此日,回族群众都聚会庆祝,有条件的回民宰牛、羊等,把肉分送给亲朋、穷人和自己留用,以此表达对真主的敬畏。

圣纪节

也叫古尔帮节,伊斯兰教民的节日,时间是每年的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因穆罕默德的生日和归真日同在一天,每年此日穆斯林群众都举行不同形式的纪念活动。

樱桃节

樱桃沟景区位于侯寨乡南部,距郑州市区约10公里。景区内丘陵纵横,沟壑起伏,延绵百余里,布满了青翠繁茂的樱桃树,因此有“百里樱桃沟”的美誉。樱桃节源自1999年侯寨乡人民政府为促进农民增收而举行的樱桃节,至2006年升级为郑州樱桃节,是解决村民卖果难的一项经济活动,也是展示二七生态休闲游的一项宣传活动。在樱桃节期间,会举办规模宏大的开幕式演出、祈福活动、民俗表演、樱桃采摘比赛等活动。1999年樱桃沟樱桃被评为郑州市十大历史名产。2000年3月,樱桃沟景区获得市旅游局颁发的旅游景点证书,并确定为郑州市重点旅游景区。2008年12月被评为国家AA级景区。

葡萄节

侯寨乡处于郑州市西南部,属于丘陵地带,沟壑纵横、适合葡萄生长,加上当地村民50多年的精心培育,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葡萄品种越来越多,有早熟的“黑峰”、“惊讶”,有中期成熟的“郑果大无核”、“玫瑰香”,晚期成熟的“巨峰”和新引进的“美国黑提”、“大红球”、“美人指”、“绿翠”等,而产量也不断上升。侯寨乡结合辖区地理特点,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1999年起连续举办葡萄节,解决农民卖葡萄难的问题,并把葡萄节融入更多的民俗文化元素,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葡萄节里有吃葡萄、喝葡萄酒大赛,葡萄知识问答,“七月七”我等你、葡萄架下牛郎会织女、葡萄节游记、少年儿童作文大赛,生态步行街(风味小吃、购民俗工艺品),农家乐(吃标准农家饭、体验乡村生活)等活动,将小葡萄做大近郊游,通过葡萄节活动,不光使郑州市民尽情享受一种新的休闲方式,更是带动了旅游经济,农民也跟着受益。

侯寨乡万亩葡萄园主要在红花寺村,涉及周边8个行政村,总面积达到2.2余万亩,品种超过20个。每年葡萄节接待游客逾10多万人,销售葡萄1200万公斤,占总产量的五分之四,综合收入突破6000万元,葡萄基地的果农户均收入超过万元,达到了政府搭台、果农唱戏的效果。侯寨乡葡萄节已成为郑州乡村农业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剪纸

二七区普遍流行的民间工艺形式,也叫“绞花”。剪纸内容丰富多样,有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人物故事,福、禄、寿、喜、吉祥等字样。刀法主要是有刻、剪、剔、挖、掏等。作品简洁朴拙,粗犷豪放,不求形似而重神韵。作品一般用于年节时装饰门窗、墙壁、顶棚和刺绣的花形底样,也用于婚丧嫁娶时的各种装饰。

花灯

二七区普遍流行的民间艺术形式。每年正月十五过灯节,人们都要玩花灯,所以一进入正月,就开始制作花灯,先用竹篾或秫杆扎出笼状,外糊彩纸,纸上绘画或写上谜语,内置蜡烛。花灯造型有人物、走兽、飞鸟、虫鱼等,还有以灯火为动力的走马灯、羝羊灯、斗牛灯等,还有用绢纱制作的宫灯、六棱灯等。还有集资制作的“灯山”,即用秫杆或竹杆和泥结成骨架,插上柏枝,按“五行”、“八卦”、“二十八宿”布局,上置数百个灯盏,五彩缤纷,彻夜通明的大型花灯。现代人利用声、光、电科学技术制作大型模型花灯,工艺复杂、设计精密、造型别致,更为生动形象。区内各大公园届时都举行灯展、灯会或灯赛。

焰火

二七区普遍流行的民间手工业艺术。民间炮坊制作出售,在春节或庙会期间为酬神燃放,主持人多是神社、富户还愿者或炮坊主人,以求神灵庇护保佑。焰火选在空旷场地燃放,场面布局有头门、二门、牌坊、干枝梅、梨花筒、旗杆、瓮缸等,燃放时还配有鞭炮、手花、起花天地炮、磨砖、盘花、线穿菊花等。黑夜之中,火树银花,炮鸣人欢,规模宏大,蔚为壮观。

狮子舞

二七区民间传统舞蹈项目。一般由各乡村群众自发组织起狮子舞班(队),年节时演舞自娱或到外村镇表演。大部分属于武狮子,动作粗犷豪放,英武壮观。表演服饰有武士服、大小狮子皮等;道具有刀、枪、棍、三节鞭、三股叉、哨子、绳鞭、绣球以及桌椅、板凳、长杆、花束、盘果等。表演配乐主要为打击乐,一般是四面大鼓、大锣,两对大铙、大钗,一面镗锣、镗鼓,有时还配上唢呐、笙等吹奏乐器。鼓牌有大挂槌、狗嘶咬、狮子滚绣球、白虎奔山等。表演内容有猛狮下山、狮子抢绣球、上高架、爬绳、过人桥、探井、拿八作、凤凰三点头、刀山架、跑铡等等。表演时一般为一武士和一大二小三只狮子出场或一武士和两只大狮子出场。

龙灯舞

二七区民间传统舞蹈项目。龙灯舞一般为两条龙,红色为火龙,蓝色为水龙。首先是制作龙:用竹篾或树条扎成龙架,共9节,长233米,外面糊上布或纸,再按需要涂上各种颜色,龙体内装上蜡烛或灯泡。舞龙时每龙9人,另有一人舞球(蛛),共19人参舞。并配以大锣、大鼓、唢呐等乐器伴奏,还有放火鞭、火铳的。龙灯舞表演最适宜在夜晚进行,其场面灯火辉煌,五彩缤纷,双龙腾跃,锣鼓铿锵,十分引人入胜。龙灯舞是根据一个动人的神话故事编演的:大海里有一座金碧辉煌的龙门,一条勇敢的小鲤鱼不怕困难,借助波浪的力量跃过龙门,化成神通广大的火龙。后受玉皇大帝差遣,下界救出被蜘蛛精所困的青龙,二龙合力降伏了蜘蛛精。所以龙灯舞的表演一般经过鱼跃龙门、火龙下界、青龙被困、二龙戏蛛四个环节,在表演过程中,还要表演出二龙吐须、二龙戏蛛、引龙戏舞、龙打滚、龙脱壳、纵身绞挂等技巧。

旱船舞

二七区民间传统舞蹈项目。二七区的旱船表演一般是单船(即一船坐一人),演员有一个坐船女,一个撑船老汉,也有多人撑船的,分别称之为“头道篙”、“二道篙”。演出的主要形式有:跑场子、摆画面、亮把子。表演时,撑船者要模仿船在水中行驶的各种动作,如起锚、开船、拨水、波浪行、卧船、翻身、跨船、摇桨、撑篙、下篙、起放锚等,坐船女则要根据撑船人的动作,配合表演各种相应的台步和艺术身段。旱船舞演出时,演员都要装扮一定的角色,如《打渔杀家》中萧恩父女,《白蛇传》中的白蛇、青蛇、许仙、船夫、丫环等,演出各种情节。在比较固定的场地演出时,往往还要根据表演的剧目,象唱戏一般,边舞边唱。

小车舞

二七区民间传统舞蹈项目。小车舞的表演,一般为二至三名演员。二名演员一个扮推车的老汉,一个扮坐车的老婆,扮老婆的多为男演员。三名演员则比前者多一个拉车的媳妇或小孩。舞蹈动作有:起车、搬车、扶车、快行、慢行、上坡、下坡、撞车等。服饰道具有:木制手推小车、蒲扇、烟袋、手巾、演员的角色服装。伴奏乐器通常为:堂鼓、堂锣、手钹、大锣等打击乐器。表演小车舞都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如《送京娘》、《别家》、《夜逃》,内容幽默风趣,欢快活泼。其唱腔多是豫剧曲调,也有太平调、道情。表演时,几个演员互相配合,有说有唱,有打有闹,唱舞结合,很有乡土气息。

高跷舞

二七区民间传统舞蹈项目。高跷舞的表演是用1米左右高的两根木棍,上半部固定一根20公分的小横棍,脚踩在小横棍上,用绳子把大棍固定在腿上行走。高跷舞一般都有一定的戏剧情节,有古典的,有民间传说的,有根据时代内容自编自创的,也有单纯表演踩高跷技艺的。通常表演的戏目有:瞎子观灯、捕蝴蝶、唐僧取经、八仙过海、捕鱼等。高跷舞的表演一般跟随“社火”队一起行走,边走边舞。技巧娴熟的高跷班子,还常在固定的场子里,表演单叉、双叉、磕腿、翻身、鹤立等各种高难动作。

大头和尚

二七区民间传统舞蹈项目。表演大头和尚所用服饰道具有大头假面具一个,拂尘一个,僧衣一套,彩旦戏衣、头饰一套,折扇一把;伴奏乐器由大锣、大鼓、小手钹等打击乐组成,鼓点有长锣、走边锣、跳马鼓等。大头和尚舞是根据民间流传的一个故事改编而成的,表演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和尚头戴大头笑面具,上场做开门、扫地等佛事动作;第二段,女角上场,表演小跑步、拾金钱、整容等动作;第三段,二人见面后,通过捅耳、敲头、扑、闪、躲、拉等动作,展开戏闹的场面,是一种幽默风趣的舞蹈项目。

二鬼扳跌

二七区民间传统舞蹈项目。二鬼扳跌由单人进行表演,演员穿上特制的服装,模仿两个小鬼摔跤(俗称扳跌)撕打,做出相互绊腿、踢腿、摔倒、站起等动作,并作二鬼腔,时而争吵,时而说理,幽默诙谐,逗人发笑,很受群众欢迎。表演可在舞台上,可在场地上,也可在桌子上进行。其关键全在服装道具的制作和演员的表演技巧,使一人扮演两个角色而惟妙惟肖,活灵活现。

竹马舞

二七区民间传统舞蹈项目。竹马舞由二人表演,一人骑在竹扎纸糊的彩马之上,一人持鞭赶马。表演者身着古戏装,扮生、旦、净、末、丑等角色,配以弦子、锣、梆等乐器。舞时二人根据情节发展进行舞蹈演唱,表现骑马徐行及奔驰等情状,边歌边舞,轻松活泼,热情奔放。

春彩灯

二七区民间传统舞蹈项目,也叫“火流星”。春彩灯为多人集体舞蹈,表演时表演者身穿彩衣,手持两端各系装燃烧火炭小篓的丈余绳子之中央,甩动小篓,上下左右翻飞,作出打浪、扑蝶、背弓花、苏秦背剑、双展翅、盘火、缠头花、盘肘、盘腿、双踩平、滚堂等特技动作。彩灯飞舞,流星相追,光彩夺目,令人目不暇接。

 棒棒鞭

二七区民间传统舞蹈项目。又叫“鞭子”、“霸王鞭”。表演时共1男2女3名演员,1名男演员饰相公,手执扇子;2名女演员饰小姐,各执象征性竹鞭,边歌边舞,轻松幽默。曲调有渭调、满洲、下河、双叠翠、剪剪花变新、剪剪花带垛子、银扭丝等。乐器有鼓板、四弦、敲琴、细碟、笛子(或箫)、碰铃等。旧唱词多为男女调情嬉戏,也有劝夫、劝世内容,女角多为男性扮演。

张公背张婆

二七区民间传统舞蹈项目。张公背张婆也是一人演两个角色的单人舞,表演者胸前绑一草人作张公,自扮少妻(张婆),趴在张公背后。张公头戴老头面具和帽子,身穿老汉衣,两只假胳膊背于身后,少妻两只假腿后跪,身着少妇服饰。乐器有弦子、锣、鼓、梆等。表演时乐队伴奏,张公背着少妻作跪、跳、过河、跌跤等动作。表演者时而作张公,时而作少妻,边舞边唱,十分滑稽有趣。

 独杆轿

二七区民间传统舞蹈项目。道具为一顶独杆轿,即一根轿杆,中间绑一把罗圈椅,配以彩绸。表演者共5人,分饰一马虎官知县和两个轿夫、两个衙役。乐队由胡琴、铜器和锁呐组成。舞蹈动作为上轿、启轿、落轿、上坡、下坡、前走、后倒等。表演时知县坐在独杆轿上,两轿夫抬轿,两衙役跟随,随着节奏和情节的发展,知县时而合扇,时而展扇,边舞边唱。演到紧张处,两轿夫汗水淋淋,衙役气喘吁吁,知县声嘶力竭。20世纪80年代,多表演古装戏曲《审诰命》中的七品芝麻官坐轿一场。

独角兽

二七区民间传统舞蹈项目。原为一人表演,表演时,将一黑色大腰棉裤从演员头部套至腰间,演员两胳膊分别穿进两条裤筒,举到头部上方,双手各套一长筒黑色靴子,靴尖向上,以代兽角,腹裸露,上画一青面獠牙脸谱,腰绑两只假胳膊,下穿毛皮裤,脚穿五爪鞋。“独角兽”站在方桌上,由四人抬着表演。后来增加了斗兽者,变为二人合演。并改桌上舞为场地与桌子相结合舞蹈。演员的装饰和造型也有改动,兽角用海绵制成牛角状直套在头部,胳膊作为“独角兽”的上肢进行舞蹈。舞蹈动作有滚、倒立、窜桌子、斗兽、擒兽等,伴以打击乐器,其场面颇为热烈。

倒骑驴

二七区民间传统舞蹈项目。一般为4人表演,须生、旦各骑一头毛驴,两个赶驴者作丑角打扮,表演过程中乐器伴奏主要有鼓、锣等。舞蹈动作有转身、单跨、双跨、蹬里藏身、倒、蹲、立、盘脚骑驴等。演出内容多选古典戏曲情节,现在也有根据当前形势编排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新节目。

鹬蚌舞

二七区民间传统舞蹈项目。又叫“海蚌舞”、“蛤蚌舞”。鹬蚌舞由“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典故演化而来。此为3人舞,一扮海蚌女,一扮白鹬,一扮渔翁,各有特制的服饰道具。主要乐器是鼓、锣、钹、旋子、木鱼等。舞蹈时乐队伴奏,按情节进行,其动作优美,内容健康,富有哲理。

挑花篮

二七区民间传统舞蹈项目。又叫“挑经担”、“经担舞”。原起于宗教崇拜,是庙会的主要活动之一,参加者多为妇女。在大型庙会上,数以百计的中老年妇女肩挑“花篮”,边舞边唱,高潮时彻夜不息。20世纪60年代后,挑花篮舞逐渐脱离宗教崇拜,成为纯粹的民间娱乐项目,出现在节日文艺娱乐活动中。挑花篮为集体舞,人数不限,道具是一条用彩带缠裹的扁担,一对用彩绸制作的花篮。音乐是经曲,主要乐器为木鱼和碰铃。步法有挑担步、三步一退、十字步、花梆步、转身步、甩篮步、左右跨步、左右踏跳步、侧跳步等。表演时,一部分人敲击木鱼和碰铃,哼唱经曲;一部分人围成圆圈,担花篮应节而舞。

 民歌

二七区民间音乐娱乐形式。大致可分为:号子、小调、田歌、经歌、灯歌、儿歌等。是劳动人民在从事繁重体力劳动时所喊唱的,多是一人领唱、众人合腔,主要如《打夯号子》、《板车号子》等。小调曲词比较完整稳定,旋律委婉优美、动听悦耳,如《十对花》、《四辈上工》、《高高山上有一家》等。内容丰富,有反映男女青年忠贞爱情和夫妻生活的;有歌颂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有揭露官府腐败、劝戒世人的;也有反映儿童情趣的,从各个方面反映了群众生活。曲调中宫、商、角、徵、羽5种调式全有应用,但以徵、宫两种形式为最多,并大量使用了五声音阶,形成了曲调平稳流畅、柔和优美的民歌风格。

 响器班

二七区民间音乐传统演奏形式。响器即唢呐,又叫“鼓乐”,所以响器班也称唢呐队。乐器以唢呐为主,配以笙、边鼓、二锣、旋子、梆子、手镲、笛子等,一班响器少者3人,多者10余人,一般4至8人。常用曲调有《倒春来》、《盼三》、《溜子》、《剪剪花》、《接断桥》、《云里磨》、《喜迎门》、《百鸟朝凤》等。多在节日庆典、敬神祭祖、婚嫁丧葬时被人邀请演奏。

大鼓社

二七区民间音乐传统演奏形式和组织,也叫大鼓队。俗称“大水”或“大家什社”,雅称“雷音”。乐器有4面大鼓、8面大镲、4副大铙和12面大京,按鼓歌演奏,有《歇牌》、《鼓帽》、《一路姣~六路姣》、《老双鼓》、《小双鼓》、《十字锤》、《小单挂》、《十样景》、《单挂锤》、《双挂锤》、《双龙戏珠》、《小得成》、《左右十字稳》、《续鼓》、《六散场》等。每逢节日庆典,各地出动大鼓社演奏助兴。

海身戏

二七区民间戏剧演出形式。又称“地摊戏”,流行于二七区城乡各地。海身戏每班5~10人,演出不用服装、道具,不化妆,也不搭戏台,演唱时有乐队伴奏,剧目比较短小,唱腔一般用越调。在村头路边、门前院内都可演出,灵活方便。海身戏于清末开始形成并进入鼎盛时期,几乎乡乡村村都有班子,演员农忙种田,农闲和年节时四乡游串演出。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现代文化娱乐形式的冲击,逐渐衰落。              

罗戏

二七区民间剧种,又叫“小笛子戏”或“大笛子戏”。清朝初年,罗戏在二七区形成并逐渐盛行,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河阴县志》载:“优俳演戏……男女若狂……至罗腔、铙钹等戏,村俚不堪,易学易扮。”罗戏唱腔有罗罗腔、高腔、青阳等,唱调有四字调、本调、嘟噜嘴、哭捻、呱嗒嘴、耍孩儿等20多种,主要伴奏乐器为唢呐,另以笙、笛相和。生旦发声用真嗓。剧目多为历史剧。三四人或五六人一伙,不化妆,不用服装、道具,在门前街头就可开戏。开始罗戏多是唱地摊,后来有高台罗戏演出。20世纪50年代后逐渐消失,现已很难见到。

影雕技术(石刻画)

民间艺术,流传于二七区侯寨乡一带。最晚于明代时,今石匠庄地区就有一些民间石雕艺人。近年来,出现了一门新型技法—石影雕。把绘画和雕刻两者的技法特点互补,采用一根普通金刚锥,纯手工经过“千次”的锥击敲打,击破石材表面致使出现一点点的圆形小凹槽,根据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和点的大小深浅和点与点之间的疏密的原理,使画面的明暗、层次结构得以体现,达到“唯美至真”的摄影效果,山水、花鸟、动物、鱼虫,甚至人物的照片也能刻出来,为分为黑白影雕、彩染影雕两种。该工艺被国务院誉为“中华一绝”。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