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走进二七 人文历史 地名由来 正文
南郊有个贾砦村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   时间:2018/10/08  

郑州市区南部,市公安局车管所附近有一个叫贾砦的自然村,该村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在市郊颇有名气。

历史上的贾砦村,清乾隆《郑县志·建置志七区·屯砦》中有“贾砦位于永康区2段”的记录。该村为何叫贾砦呢?据村史记载和古稀老人讲述,贾砦村是由两个村组合而来的。相传,明洪武年间,贾氏始祖从山西洪洞县广济寺大槐树下迁居河南,辗转郑州南郊时,见这一岗岭地带东西横贯,土地肥沃,便落户于此,垦荒屯田,繁衍生息,日久天长,人口多了,村子大了,在人际交往中,因贾姓人最多,村子故名贾砦。  

贾砦村东有个叫刘祥的人,经营一个煤场,专门从密县运煤卖给附近村民,后来煤场陆续迁来一些村民,形成的村子就叫刘祥村。刘祥与贾砦两村南北仅相隔几百米,在道教盛行时,所建庙宇,除火神庙、土地庙两村各有一座外,关帝庙、三官庙、奶奶庙是两村集资兴建的,所以村民共祭祀。清朝之后,两村人口渐多,村民居住宅院开始接壤,互相来往密切,村与村挨得越来越近。

贾砦、刘祥村虽以农业为主,但两村所处郑州城南,与佛岗、王胡砦、高砦、郑砦、三官庙、荆胡、柴郭、战马屯等10多个村砦为邻,交通四通八达,商贾贸易日盛,村中计有杂货店、饭馆、客栈、药铺,香油、磨面作坊,染布作坊,南北货行,棉花商行、屠宰行、煤场等行业,尤其是贾砦村民磨粉历史悠久,加工制作的粉条、粉丝、凉粉远近闻名。每年秋后,田事初毕,村民皆在忙着磨粉制芡下粉条。外村异姓村民见此情景,先后有王、张、陈、郭、杨、荆、耿、朱、刘、司、李、侯、丁等姓氏先后迁入贾砦落户。

至新中国成立前,刘祥与贾砦两村人烟稠密,最后融为一体。1948年,刘祥并人贾砦村,区划定名时,统叫贾砦村至今。现在,每当问起这里的村名时,老村民还习惯地说贾砦,后面又一定要带上刘祥,这样才觉得完整。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